美国蒙台梭利教学法系列课程(二)——用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发展孩子的生命潜能
讲师——美国蒙台梭利教育华人第一人 吴晓辉
2017.11.20 刘懿凡整理
“如果说, 蒙台梭利像哥伦布一样发现了新大陆并不夸张. 哥伦布发现的是外在的新大陆,而蒙台梭利发现的是内在的——孩子心灵里的新大陆. 这的确是一项重大的发现,正像美洲大陆对于哥伦布,万有引力对于顿 一样真实. 使她闻名的就是这个发现, 而不是她的方法.” E.M. Standing
蒙台梭利教育是全人教育,是要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秩序感,独立能力。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一、蒙台梭利教育
马莉亚·蒙台梭利是在幼儿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先驱者之一,是意大利第一个女医生
蒙台梭利教育是流传世界各地最先进,最科学,最完善的教育体系之一。蒙台梭利通过对儿童细心的观察和充分的研究发现,人的智力不是一出生就定性的,而是通过在一个自由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感官的经历而不断的提高和完善的,并且0-6岁的孩童有吸收性心智,学习对这段时间的孩子来说,是一个自然,愉快的过程,不需要成人施加力。
为了满足孩子能自然发展的需要,她设计了许多美观、实用、科学、智慧的教具。让孩童在一个预备好的,轻松愉快的环境里自由地探索,学习。来丰富他们生活的经历,激发孩童的潜能,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专注力、创造力和语言交往交往的能力。
1、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呢?
简而言之,首先她是一个人的姓,她的名字叫马莉亚·蒙台梭利,以及她在跟孩子工作过程当中,通过观察孩子自发的行为,她发现了孩子发展的自然的律,从而建立起了她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包括她为孩子们所研制和设计的教具,所有这些加起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蒙台梭利教育!
现在我们幼儿园里面的小桌子小椅子,以及经常提到的比如说0-6岁决定孩子的一生,0-3岁是孩子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以及母亲跟孩子之间亲密关系的重要性,孩子大脑发展的一些理论等等。这些都是一百多年前,在蒙台梭利的著作中都有提到过的。
2、蒙台梭利教育的科学性
有人怀疑说,蒙台梭利毕竟是上个世纪的人了,她的理念是否还有科学性,是否过时呢?蒙台索利的教育理念,是她在当时对生物学尤其是胚胎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生命哲学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并且承继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还有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以及法国心理学家塞根和伊塔的教育理念,根基是非常牢固的。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不是源于实验室。
举例:很多结论都是来源于对动物的研究,再把这些结论推论到人身上。
比如讲到视觉敏感期的时候,把小鸡放在黑暗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它就会失去叨食的能力,我们不可能让刚出生的婴儿去做这个实验,这是反人类的事情
而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是她在和孩子们工作和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研究孩子自发的行为,所以她的教育理念是科学的,不会过时的
二、孩童的秘密
孩子出生以后,最初的蓝图已经设计好了,就像电脑一样,硬件已经准备好了,程序也写好了,那这里的程序呢,就想当于是孩子的发展规律,孩子是怎样借助环境来构建自己的呢?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有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和在爱与自由的前提下发展的能力,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方式与成人截然不同。他们有自我构建,自我发展的能力。“孩子有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和在爱自由的前提下发展的能力”这句话并不是蒙台梭利发明的,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往前,讲到孩子的自我构建,这个是蒙台梭利首度提出来的。
三、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
举例:种子,它本身富有生命力和潜能,西红柿种子就结出西红柿,西瓜种子就结西瓜,只要有合适的土壤,阳光雨露,它就会生长。再加上园丁的辛勤的照顾,必然会开花结果,如果你把一块金子放在地里,无论你怎样浇水施肥都无济于事,因为它没有生命的潜能
孩子虽然出生的时候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但我们确信他这些技能一定会获得。他也像植物一样,需要合适的生长环境(爱与自由的环境)。最后孩子也能像父母一样,长得像爸爸一样高,一样有智慧,一样会获得生存的能力,甚至超过父母。
我们要提醒自己,孩子有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不要太焦虑,不要拔苗助长!给孩子自由,按照他的规律,按照他的时间表自然的成长。我们只需要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陪孩子做他这个年龄当做的游戏,给他读他这个年龄当读的书。
刺激大脑发展的方法,所谓的指纹测试大脑的智商,测试天分,天性,父母管教方式等等,均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纯属浪费钱。平素一些自然而又简单的动作,比如搂抱,拍孩子,跟孩子对视,对话,微笑等等,这些会刺激孩子大脑的发育。跟孩子交心,自然的谈话,对大多数孩童来说,是最佳的刺激大脑的方式。
爱与自由
这个爱,除了家长对孩子本能的爱以外,还包括尊重,接纳,对孩子没有要求,不会因为孩子的身体状况好坏,健康或者疾病,漂亮或是丑陋,聪明与否,成绩好坏而改变。
这个自由,是指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生命规律,按照自己的时间表来自我发展,自我构建。蒙台梭利所讲的自由,是在一定限度的自由。也就是给孩子自由,做对的事,做合宜的事,做适合他发展的事,自由同时伴随着规则。如果孩子的行为伤害了自己,破坏了环境,或者伤害到了别人,这种行为是要被制止的。
四、吸收性心智
婴孩刚出生的时候,大脑的电路粗糙的蓝图已经设计好了。新生儿大脑里有1000个亿的神经元,相当于银河系里的星星那么多。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就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就开始工作了。不但如此,新生儿有眼睛看不清楚,有口不会说话,有腿还不能走路。他的身体自由活动的能力还不成熟,而且精神能力几乎是零,非常的无助。
孩子的学习方式跟成人完全不同,他们是怎样认识这个世界,发展自己的呢?
两个内在帮助者:
一是吸收性心智,二是敏感期
0-6岁的孩子有吸收性心智,他们的学习方式,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可以毫不费力的从周遭的环境里吸收大量的信息。外部所看到和听到的信息,不是进入他的脑中,而是构成在他的心智里。他对周遭的人和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喜爱,如饥似渴地观察周围的环境,自发的去探索周围的事物。
孩子的吸收性心智就像照相机,我们用笔画人物,孩子记忆就是相机那样,快门一按,一屋子的人都成像了,迅速,准确
吸收性心智分两个阶段
0-3岁无意识吸收,3-6岁有意识吸收
五、敏感期
荷兰著名生物学家德·弗里首度提出来的敏感期,是指一个生物刚生下来,还在成长的时候,所获得的一种特别的感觉力。这种感觉力是一种短暂的倾向,仅限于取得一种特定的特质,一旦取得这种特质,这种特殊的感觉力就会消失。
他们受到内部独特的潜能的指引,对某些东西与动作特别敏感,呈现出高度的兴趣,自发地去做一些特定的动作,且专注而重复地做,直到心里完全满足为止。一旦取得这种特质,一旦目的达成,这种特殊的感觉力就会消逝,被另一个敏感期所替代。
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之间的关系:
举例跟朋友拍的照,最开始你会看到这是你们在哪里拍的照片,然后你会注意到,诶可能那天的发型没弄好,或者眉毛没画好等等。
吸收性心智就像这张照片,是一个整体,敏感期就是这照片中的每一个细节
六大敏感期:
秩序感敏感期,动作或运动敏感期,细小东西敏感期,感官知觉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社会性敏感期
不管是学习语言,音乐,体操等等,都要在早期接触,如果超过了一定年龄再来学习,就很难达到那种精准的程度。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到了敏感期呢?有一个特质就是,孩童会重复、专注地做同一个在你看来毫无意义的动作,并且很享受这个过程,这些重复的经验对加强孩子脑部的连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运动敏感期:
0-3岁是运动发展的关键期,主要是大肌肉方面,一岁以内的翻身、坐、爬、站、走路等等
3-6岁主要是小肌肉方面,精细动作,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活动和教具,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秩序感敏感期:
0-3岁期间,2岁左右最明显。这个时期,孩子喜欢物品有固定的位置,固定的时间经过,顺序和约定等等,井然有序的环境给孩子带来自然的喜悦。秩序感的敏感期,最重要的是孩子通过秩序,通过一个基点来认识一个事物,然后认识这个事物跟周围事物的关系,来熟悉这个世界,来适应环境。这样的环境能够让孩子适得其所,反之他则会躁动不安,哭闹,发脾气等。
同时要强调的一点,敏感期不能滥用,比如孩子说脏话,骂人,打人,发脾气,乱丢东西等等,这些不是敏感期,是管教的问题,偏差的,不对的行为是要制止和纠正的,有自由,也有限制。
细小东西敏感期:
比如喜欢看小蚂蚁,看书的时候被图画里面的小细节所吸引等等
感官敏感期:
0-6岁的孩子就是借助感官来认识世界的,包括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重量,味道等特质,要真正的了解一个事物,你必须从这几个个角度来认识。
语言敏感期:
成人要学习一种语言是多么困难,凭着顽强的毅力,努力的找老师,学发音,练听力,学口语,学了十年二十年还是有口音。但是处在语言敏感期的幼儿,他不需要上学,也不需要努力。他只要在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里,就能自动的自发的学习语言。到六岁的时候,他都可以讲一口流利的母语,不但如此,他还可以吸收和接受当地的传统文化,就构成了他这个人。
六、成长过程的漏洞
家长不懂得敏感期,孩子也会长大,但是我们错过一次敏感期,就等于失去了一次特别的方式,一次让我们本身变得完美的机会
举例:祖母织袜子的时候,由于视力不好,最后虽然织完了,但由于漏了针,导致结构不那么坚韧
同样的,如果儿童在成长过程当中漏掉了几个敏感期,他仍然会长大成人,但是我们许多成人都很痛苦的发现,在我们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上漏掉了许多地方,使得我们动作粗笨,没有办法欣赏音乐,没有色感,对艺术无知,碰到数字就头大,对艺术不知道怎么欣赏。也有的人不善于交际,依赖他人,优柔寡断,这些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当中少了几针的后遗症!(听到这里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其实我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没有艺术感,做手工,画画都是手残党,也不善于沟通和交际,现在才知道,其实都是小时候“漏针”导致的,多么痛的领悟和教训)
总结:
让我们每位家长都用等待春风化雨的心,和孩子一起享受生活,探索生命的奥秘,静待孩子的成长和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