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到第四章:二、奕山的“靖逆”,阅读时间仅为15分钟,因为时间短,所以这一篇是前面内容的一个回顾。
从1840年开始,到1841年3月份,广东那边已经换了好几个负责人了,从林则徐、琦善、杨芳,还有马上到任的奕山,有几位还从没有到过广东这个地方。主将频繁的更换,对战局是大大的不利,难道道光不知道这一点吗?他可能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严重低估了这一战的重要性。
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个名字频繁的出现,叫张格尔,此人是道光前期新疆叛乱的匪首,参战的将领多少都参加了叛乱的平定,还有的参加了镇压白莲教的叛乱。加上道光看到英军只有三千人,可能想当然认为这也跟那些叛乱分子一样。在这里呢,我们不去苛责某个人或几个人,而应想到这是“天朝”这个思维框架下所犯得通病。
如果还是难以理解,我们可以以另一场古代的战役作为例子,这就是长平之战。表面上是赵括纸上谈兵(战国时期哪来的纸),实际上也是赵王对战役估计不足,想着让年轻人多历练一下,秦军最多来一场小战役,没有想到规模会空前强大。同时,赵王也没有战略眼光,制定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做出的全都是对当下情况的应激反应,非常容易被对手牵着鼻子走。两千多年后,道光也犯了这个毛病,先“剿”、不行再“谈”、条件不接受再“剿”,最后当然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