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上班的第一个十天,跟进四张订单,忙得不亦乐乎,虽然还没全部着落,但也七七八八了,终于可以稍稍松口气了,但回想这十天,发现自己不懂的还有很多,需要多反思,把最近刚经历过的多刻在脑子里让自己成长更快一点,业务的道路,任重道远,加油!
首先,专业知识还相当不到位,导致跟单比较辛苦,做了那么多单证件套,还不知道每个小细节程序,先买好料是对的,哪部分料需要过胶,大约需要多少码,需要清楚,这样就可以把不过胶的料先安排开了,这是在赶货期的情况下,可以这样安排。比如说证件套,折边的一般就只有挂绳部位需要过胶,然后去切捆条即可。其次,哪些料需要复啤,哪些不需要的,再比如证件套,外面那件大身料就需要,所以有印刷的,你要先确保前面的工序都做好再安排印刷,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当然后面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其次,对不专业的产品,还是把握的不够踏实。比如说这么大件的收纳盒,你在报价之前有仔细核实吗?每一份报出去的价格都是要对自己相当负责任的。如果没有很仔细核实,或者因为样品没出来没能仔细核实,那你有跟客户沟通好给自己留适当后路吗?能核实清楚自然最好,不能的话,就还是得跟客户沟通好,业务永远都是活的,一定不要做的太死。以后一定要在产品上还有事情踏实度上多下工夫了,加油!
最后,谈价格。以前都很少亲自跟加工商谈加工费,最近几单就有两单是要自己谈的,发现每次加工商先报价之前,我们有一定的还价的余地,一部分是为了促进合作,加工商一般都会第二部就答应下来,或者拗两句再答应下来,另外一部分原因还是自己还价还的不够低,没有最大话赚取利润,都是干活,嘴巴上就能多赚钱的事,为什么不试探性的多还点呢,为什么总是把自己心目中的最高价去还呢,虽然自己心目中的最高价比加工商喊的第一步价是要低一点,但并不代表我们心目中的最高价就正是加工商心目中的最低价呀。两个平衡点:一是喊我的合适价,加工商的最低价,二是我的最高价加工商的合适价,你比较喜欢哪个呢?分析那么仔细了,应该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服自己选择其二吧。所以以后一定要多学着点。
不知不觉把简书写成论文了,小说一句:今天是娃的满七个月,跟着麻麻一起奋斗吧!
专注皮具礼品 微电同号
15302763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