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五十岁之后,很多悬而未决的事,都渐渐确定了。我们已经明白,人生难免一死,而在迈向终站之前,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还有什么伤痛需要治愈不致留下遗憾?基于此内心的呼唤,去年三月,时隔二十多年,我又重拾了年少时的文学之梦,开始写作。
前不久,我又去了趟广东,追寻走向社会之初的青春足迹。1996年下半年,背着一袋书,挤上绿皮火车,先是到深圳福田车公庙一位同学处落脚,由于没有财会工作经验,关内的工作不好找,折腾了不少日子。幸亏遇上在外打拼多年的高中同学,介绍到石岩一家新开的电子厂做见习会计。第二年初,辞工回到家乡新干班转正培训。培训后又停薪留职到东莞人才市场应聘一家港资跨国集团。一年后又与人合伙开办纸品加工厂,由于适逢“亚洲金融危机”缺乏周转资金以致流产。然而此时各种人生问题都接踵而至,无奈重返了家乡工作单位……
人生是一种选择的游戏。当东莞经商的表妹夫驾车陪我重游故地、开玩笑问我对当年的选择做何感想时,我笑而不语,但内心却翻江倒海。此一时彼一时,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想法。追忆青春,站在新的人生起点,梳理了自己近三十年的心路历程,目的是更智慧地规划好人生的下半场。
曾经,我是多么地不快乐。高中时选择文科,钻在文史的书堆里,为之付出不少心血,梦想着迈入文科性的名牌大学的神圣殿堂。造化弄人却几番摔倒在“独木桥”下,梦想破灭。在那人生的低谷期,多少个夜晚辗转难眠,暗自神伤。
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虽然学习水利,不是我心之所愿,也只好“先结婚后恋爱”。
毕业后,历经打工经商、水利、风景区的职业生涯。适者生存嘛,为了提高工作能力,也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先是系统学习经济管理,后又开启工程技术学习之路。曾经激情澎湃的文学少年遗失在岁月的长河里。
一个人如果不能完美地做自己,不管有多少别人羡慕的东西,不管爬到什么地位,都不会真正的快乐,因为那不属于你,也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于是,每当回首人生时,难免会感到空虚落寞。
时光流转二十多年,当我重新拿起笔时,了解到当年哪些曾经同行的文友,经过多年的写作耕耘,都少有成就、其中还有不少出版了自己的书籍时,未免有点沮丧。
在《南方周末》写作训练营提问答疑时,刘亮程老师说,文学不存在与别人做比较,每一段生活都不会白白过去。为生存而学习的工程技术、景区旅游等专业知识都将会构成我创作的特色和优势。是啊!人生,什么时侯开始都不为晚,再晚,也只是大器晚成!
在人类思考的海洋中,哲学是最深邃、最广袤的领域,它探寻的是人类存在与意义的源头,它拷问的是我们对于真理与智慧的追求。一个已过“知天命”的人,回看年少的文学之梦时,心胸怎不拥抱更大的世界、目光里怎不带着岁月的沧桑自我突破、自我超越呢?
重拾文学梦想,不是简单地回到文学少年时代。那时的文史阅读只是有点“老底子”而已。严格来说,校园的文字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文学,因为那时涉世不深,并不真正懂得生活。而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只有在这部“大活书”中才能看透人性。
现在也是到了该对自己做清算与和解的时侯,灵魂中那些幽暗、破碎部分,也许是因为伤害而造成,无以言表的痛苦已经承载了几十年。年轻时学历“崇拜”、没考上文科名牌大学就梦想破灭的想法是多么愚昧。那只是自戴的精神枷锁,到现在才明白,并没有什么人替自己取下枷锁、带来救赎。苦苦等待,释放自己于痛苦深渊的那股力量,原来在自己身上。有一种声音在告诉自己,过去多年来只能屈从定命运的安排,如今的自己,有能力创造或改造自己的命运,能驼负着那些创伤与苦痛走到现在,说明了自己确实有这样的能量。
找回遗失的自己,勇敢地做自己,并坚定的走下去。脸书或在公共场合提到“做自己”时,或许会有人不以为然地质疑。
到今天,勇敢地“做自己”,就不再会为别人的期待而伪装,因为这是自己的内心需求。今晚当在法院担任文书的侄女协助我申请公众号时,问个性签名如何写时,我脱口而出:“就叫一个工程师的文学梦想吧”。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应倾注心血去耕耘,这种投入会有一种自给自足、笃定的幸福,而那道美丽的风景,亦会长久驻留在自己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