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优绩主义作为一种主流价值观,被广泛接受和推崇。优绩主义是指在社会整体制度安排中,收入、职位、机会等,要依据个人的功绩,如个体的才能、努力或成就来加以分配,即“以成绩和成就论英雄”。这种主张根据个人的才能、成就和努力来分配社会地位和经济回报,看似公平合理,实际上却是隐形陷阱。
优绩主义这个理念看似公平,实际上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在优绩主义盛行的社会里,工作的价值往往被定义为地位的象征和收入的多寡。白领工作被捧上体面的神坛,而蓝领工作则被视为低人一等,高学历似乎天然与高薪挂钩,缺乏学历则被认为不配拥有体面的工作......职业不分高低贵贱,每一份工作都值得被尊重。许多人选择不追逐高薪和体面,并非出于懒惰或无能;工作的目的也全非“升职加薪”,对于有些人来说,“获得感”也是工作和存在的意义。优绩主义主张“只要你有才能和抱负,就能跻身精英阶层,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许多年轻人发现,即使他们付出了再多的努力,也很难跨越那道由财富和权利筑成的门槛,他们看不到努力后的结果,因为他们被优绩主义的幻象所迷惑,以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却忽略了社会结构和经济因素对他们的影响。类似于李佳琪事件,认为普通人过得不好归因于不努力,认为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也是因为不够努力,他们忽略了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人脉、运气,祖祖辈辈积累的财富名气等。
反对优绩主义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否定努力和奋斗的价值,而是要反对那种将成功简单化为物质财富或社会地位的观念,认识到成功并非完全由个人奋斗所决定。成功往往是多种因素,或许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功没有统一的度量,不应让社会对成功的狭义定义成为我们内心的负担和焦虑的源头,也不应让它限制我们追求进步的步伐。“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一定会成功,但每一次努力,都是幸运的伏笔”。实际上,我们并不是反对优绩本身,而是反对优绩主义所倡导的单一“成功观”,这种观念不仅限制了人们的发展空间,还加剧了社会的焦虑和倦怠。为了走出优绩主义陷阱,我们需要形成更加多元的评价体系,营造包容差异的舆论氛围,同时,每个人也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追求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价值。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成功并不仅仅意味着物质上的丰饶或地位上的显赫,平凡的人生同样可以充满幸福和满足,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追求,拥抱多元的成功观,鼓励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发挥潜力、创造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包容、多元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