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继续分享我的情绪日记。
晓东情绪日记42——徬徨2
在大女儿(初一)的教育上,我一直在三条路上彷徨。
第一条路,选择信任女儿的生命力,陪伴,用我自己的生命力来照亮她、温暖她。静待花开。
我要活出我的生命力,主动积极,不断成长自己,自我完善,达到独一无二的、自由丰盛的我的能量状态。
我要和我爱人营造和睦、温暖、开放、真诚、热情的家庭氛围。彼此亲密、恩爱有加。
我还需要积极主动的和女儿连接,看见自己的同时,也看到和探索女儿的内心世界,建立彼此信任、尊重、友爱的关系。
第二条路,选择将女儿培养成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成功人士。控制和要求,引导和诱惑,各方面都要往优秀努力。优秀了才能走在社会需求的前列,不被淘汰。女儿优秀了,才能满足我的安全感、成就感、价值感。
这需要我不停的向女儿灌输符合社会价值观的理念,用奖惩来控制女儿前进的方向,成为一个严厉的、无时不刻存在的法官。还要帮助女儿排除预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并提供后勤保障资源。
第三条路,放任、抛弃,甚至是诅咒。你不听我的,你不按我的要求做,我就不管你了,我就不要你了,你去死。
我主观意愿上倾向于走第一条路;当女儿的成绩远低于我的期待的时候,我又感到害怕和恐惧,会走上第二条路;当遇到女儿的反抗,和我严重对立的时候,有可能我会掉入第三条路。
当我觉察到我掉入第三条路的时候,我会反省自己,感到自责和羞愧:怎么又掉进去了?!
上周日我参加了王淑莉老师引领的萨提亚幸福家庭&关注青少年公益沙龙活动,其中淑莉老师分享:
如同父母在亲子关系中的互动一样,当成长中的青少年丢"礼物"过来,身为父母的你准备好了吗?
如果你只在行为层面做亲子教养,你很难成为当下的孩子心中合格的父母!
如果你只在情绪感受层面上和孩子纠缠,你会是不断被孩子不断触发,成为求生存的父母!
如果你只在想法层面进行亲子教养,你会成为限制性的父母!
如果你只在期待层面进行亲子教养,你会成为控制型父母!
如果你在渴望层面进行亲子教养,你可能会成为滋养型父母!
唯有你在生命底层与孩子进行联结,你可能启动孩子的生命力量,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人!
成长,从来都是从自己这开始!
改变,总是或主动或被动的发生着!
因此……
爱你,我就开始经营我自己!
我看到了,我自己和女儿是在观点、期待层面进行教养,我也看到了我的控制、我的恐惧。
淑莉老师还说到:青少年在青春期是鄙视父母的讨好,期待自己有力量、有主见、能决定和走自己的人生路。父母越控制,孩子越逆反。
反观我自己的模式:在女儿小时候管用的讨好,现在已经不管用,反而会被鄙视,同时,女儿也会感觉到伤心和失望:小时候感觉到无比强大的父母,现在感觉好没用,不但给不了我力量和支持,反而向我索取。
经过这场沙龙和我自己的反观,我的决定是:坚定的走第一条路,在和女儿建立深厚、亲密的连接的基础上,再去影响女儿。把重心放在自己的生命力上,静待女儿的花开。
今天,我的情绪体验——彷徨,就分享到这里。
我非常好奇:各位朋友,您体验到的彷徨是什么?还有什么你的体验、新的补充?欢迎您加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