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语毕业生在刚毕业的时候最常选的三条路一般是:
1.去国外留学
2.外派做驻外翻译
3.在国内开始工作。
而在这三个选择中可能驻外翻译对大家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有的人想去锻炼一下语言能力,有的人想多赚点钱,有的人想体验一下异国的民俗文化,看看不同的风景。总之各有各的理由。
作为一个有着外派经验两年的小翻译,今天就从前面说的三个方面来说一说关于驻外翻译那些事。
锻炼口语
首先,说到锻炼语言能力,那是毋庸置疑的。
在学校学了4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抠语法,对口语的锻炼还是非常缺乏的,很多人可能在大四毕业之后可能考了专四,专八,deleB2,但是真正到用起来还是有点吃力的。
单词都认识,怎么组合也都知道,但是永远反应慢半拍,一旦发现不会的词,不能及时用自己认识的词代替,容易卡壳,一句话断断续续,(语言天分很高的除外)这些都是西语应届毕业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一开始外派的时候翻译还是非常吃力的,因为当地人会觉得你是专业的,他们就正常语速说话,不可能等你,还有各种不可避免的口音问题,这些都是在一开始会碰到的困难,但是在外派的前6-8个月对于语言提升真的是非常大的,新鲜感爆棚,感觉自己像海绵一样在汲取来自各方面的信息,碰到不认识的单词都会拿小本本记下来,(去不去看那是另外一回事)每天都感觉自己在明显进步。
尤其是口语,这个时候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多跟不同的人说话,特别强调是不同的人,要适应不同的人的说话方式。
储备干部式翻译
一般公司如果招翻译,如果要招聘应届毕业生,一般来说对语言要求不是特别高,(随着学西语的人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了)这种公司看重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因为你什么都不会,可以从头教起来,不会受其他观念的影响。
对于公司的企业文化,工作方式都能很快接受。一般这种情况下,招的西语翻译一般不会是纯翻译,更像储备干部。
培训结束后,公司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安排相应的职位,比如说公司觉得你沟通能力不错,会跟人打交道,那么就有可能被分到人力岗,销售岗位或者采购岗位。如果公司觉得你比较细心,对数字敏感,那么就有可能被分到出纳岗(国外做出纳不一定要会计证)。
然后再分别负责所在部门的翻译工作。这种情况下,不止可以学到语言技能还能顺带学点其他的东西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也是很不错的。
这种储备干部的形式一般存在于这家公司在国外有分公司的情况,很多岗位都需要本地化,但是为了方便管理,每个部门会安排1-2个中国人。
现在随着制造业不断的迁出中国,拉美地区也在陆陆续续接收来自中国制造业,因此这类企业对于西语人才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
纯翻译
如果是做纯翻译,一般来说对男生需求量会多一些,毕竟派西班牙的翻译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还是派拉美或者非洲。
为了安全起见很多企业会选择男生。
如果是水平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公司男女都招的话,男生工资会相对偏高一点。毕竟学语言的男生真的不多。很多行业工作条件会比较艰苦,比如工程类,开矿类,海上石油开采等等,这些都需要极大的忍耐力,虽然大家都知道工资高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了的,个人觉得还是身体比较重要。
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只是做纯翻译,一定要把自己的姿态放正了,只是翻译而已,你的任务就是让他们明白领导想说的,搞清楚他们想说的然后翻译给领导。
一定要避免卷入冲突,要让当地人清楚你只是翻译而已,你说的话是领导的观点,而不是你的观点。所有的观点都需要保持中立,这会对之后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翻译薪资
然后说到薪资,其实并没有像大家想的外派翻译都在外面赚大钱,一般翻译的工资在10k-17krmb左右,能力强的,或者工作条件辛苦的可能会更高一些,当然咯也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来调整工资。
也有见过许多翻译工资都不到10k的,谈工资也是门技术活,这个也有一部分要看个人。对于刚毕业大家都拿个5/6k的工资这个工资好像还不错。
但是再过几年来看,和你同时毕业的同学,你对他们的印象还停留在5/6k的月薪,但是他们在国内打拼了几年,可能早就升职加薪了。
而你的工资还是和毕业时没有多大差别(翻译薪资一般涨幅不大)所以说外派一般派1年左右就好了,除非是真的想留下来干一番大事业,或者以后不回国发展了,那可以考虑长期外派。
如果之后还是想要回国,但是公司国内又不能安排岗位的,回国后还要重新换工作从头开始,那最好是锻炼了语言,看过了世界后早点回家。毕竟从头开始没那么简单的。
旅游
说到旅游看风景,这个应该不必我多说了,直接上图吧!
粉蓝色的天空
浪漫的热气球节
精雕细琢的教堂
还有亚马逊雨林,天空之镜,印加帝国遗址,阿兹台克文明,还有很多很多,几张图,几个视频完全是不够体现拉美的美,最好的照相机是你的眼睛,用心体会的美景才是最美的。语言能走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早日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