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对徐州的了解,只知道它是一个军事重镇,可是这次意外停留在这个地方,却重新认识了这个城市。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果然是没有说错。
十月六号去临沂参加朋友婚礼,没有提前买回程票,等我去买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7号回上海的票了。于是我想到了去徐州中转,六号下午坐火车到徐州,然后从徐州回上海。因为十一长假返程高峰,七号徐州到上海的票也没有了,刷了半天票只刷到8号夜里的票。这样我要在徐州停留两个白天。
因为孤身一人,也没有朋友在徐州,这就意味着我要一个人游览徐州。
六号夜里9点到宾馆,洗漱后开始上网查徐州的资料,发现徐州有名的景点有:云龙湖,云龙山、汉文化景区,龟山汉墓,徐州博物馆。大部分的景点都和汉朝有关,有“两汉文化看徐州”之称。我前两天在读钱穆先生的书,其中先生多次夸奖两汉的吏制,说是所有朝代中最好的地方政治制度。当时就想多了解一点两汉的文化,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巧合,读到这本书没有几天,就来到了徐州。
虽然网上有的说龟山汉墓比汉文化景区里面的楚王陵更好,可是因为汉文化景区里面除了楚王陵,还有汉代兵马俑,汉石像画,汉文化广场等,我觉得这个是全面展现汉文化的景点,而且我胆子有点小,对汉墓有点怕,不会在里面参观太久。
7号早上吃完早餐,就乘公交车到景区,因为在网上查到汉文化景区很大,不确定哪个门进去比较近,就问了司机,司机对于我要去的地方,表示惊讶,说都是墓地和一些老旧的东西有什么看的,可是我说,那可是汉代的东西,很有意思。司机虽然面上不理解,不过还是提醒我应该在哪一站下车。
汉文化景区有东南西北四个门,我是从南门进去的。
1狮子山楚王陵
我先去看楚王陵,这个楚王可不是项羽,而是汉景帝时“七王之乱”的楚王刘戊。进门就看到了他的雕塑。作为一个有野心的王侯,虽然结局不好,不过可以从下图的雕塑想象他当年的英姿。
他的陵墓就建在后面的狮子山上,凿石为室,穿山为藏。地面建筑仿照死前居住的宫殿,地下建筑是三层墓道。所有这些都是人用铁凿和铁斧一点点开凿而成,不得不感慨古代人民的辛苦和智慧。
墓虽然被盗,可是仍保留下很多金银玉石,都被保存在徐州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中,所以在墓中看到的只有仿制品或者照片。走在长长的墓道里,顿时觉得一切繁华璀璨最终都会消耗于尘土。因为墓道阴凉,我匆匆出来了。
2 汉兵马俑
据说当年就是先发现了兵马俑,因为在附近300米左右找到了楚王陵。这是继西安秦代兵马俑被发现后,第二个大型的兵马俑遗址。而且这些兵马俑分工明确,有官员,卫士,甲士,都表情各异。
这些兵马俑看起来不够高大,不过分工明确,表情丰富。
有些坑出于保护的需要还没有挖掘,而有些坑挖掘前已经被破坏了。
3 水下兵马俑博物馆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里是一个砖石厂,当年厂里挖土建设,发现了兵马俑,同时也形成了水坑,后来当地政府就在此处建立了博物馆,来存放修复好的兵马俑
这里主要来展示骑兵俑,当年卫青霍去病就是带领这些骑兵驱逐匈奴至漠北,打通河西走廊,重建汉朝的国威。看着这些兵马俑,想象着两千多年前的战争场面,顿时觉得热血沸腾。
4 汉画像石博物馆
汉代事死如生,不仅墓内建筑如生前,而且还要把生前参加的各种宴会,祭祀都刻在石头上,然后放在陵墓内,从画像石上能看到汉代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可以借此充分了解汉代文化。而且馆内利用科技制作了动漫来展示这些画像的情节。观看这些影画,感觉像穿越过去汉代。
5 楚王后陵
随后我去了楚王后陵,据说墓内富丽堂皇,因为现在的技术限制,不能保护墓内的颜色,所有至今没有挖掘。只有一个标志在那里。
6 汉文化广场
这个广场的正中矗立着刘邦的雕塑,一个徐州沛县的小亭长最后成了汉代的开国君主,虽然成立的汉代不如汉武帝时威震海外,但能统一中国,任用能臣,不能不说是一代明主。
上图的字是关于汉代的大事记,记录着汉代的建立,发展,辉煌,衰落。
下图是整个文化广场的全貌,在这里转上一圈,读读水池中的建筑上的字,汉代虽然已经远去,可是文化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两汉共计四百多年,出现过帝王,能臣,建立了四海咸服的帝国,更是留下了“汉”这个民族的称呼,历史已经远去,本来只能在书和影视剧中追思,没想到意外来到徐州,和汉文化亲身接触,让我关于汉代的记忆鲜活起来,真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