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阳Sir脑海中,按照古人盖天说的观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那么大地一定不是四四方方的,为什么?因为不论是内切圆还是外接圆,在地之四角都会有空缺存在,那么天地相交的四隅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解答很重要,因为其与共工怒触不周山以及女娲补天神话的解读密切相关。
(一)天圆地方是什么?
实际上,我们所熟知的“天圆地方”观点是“盖天说”宇宙观的重要理论基础。最早见于《周髀算经》中,一起来看一下:
“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方属地,圆属方,天圆地方;方数为典,以方出圆,笠以写天;天青黑,地黄赤,天数之为笠也,青黑为表,丹黄为里,以象天地之位“
矩就是直角尺,天圆地方的概念也均出于这把直角尺。所谓“环矩以为圆”的意思是,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其对边和邻边均相等,如此取其斜边为直径就可以得到一个圆;“合矩以为方”意思就是,如果将两个直角三角形叩合起来,即得到一个方形。这是古人假说“天圆地方”的理论基础。
方中画圆,或者方外套圆,就是所谓的“以方出圆”,也就是阳Sir开头所说的内切圆与外接圆;“笠以写天”意思是,天的形状并不是浑圆的,而是像人戴的一顶斗笠,有个尖顶子即天顶所在;“天青黑,地黄赤”就是简称的“天玄地黄”之说。此外,天的周边与天顶,地的四方与中央,各有六万里的高差,而天与地则相距八万里。以上就是盖天说的基本理论。
关于阳Sir开头的疑问,曾子也疑惑过,他在《曾子·天圆》中说:“天圆地方,则四角不掩”。所以按照盖天说的理论,大地的四个角必须是内收的,其形状略似于龟的腹甲呈“亚”字形,而在这四隅之处也就是大地四角,则各有四根擎天之柱撑起天盖(后发展为八根)《天问》:“八柱何当”。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旁转如推磨而左行,曰月右行,随天左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
除了四根天柱之外,地之四维也非常重要,因为天盖不是静止的存在,它是需要像磨盘一样运转的,所以它需要将天盖用纲绳捆缚于地之四维,使之牢固而不可动摇,正如周髀中所云。
(二)共工撞山、女娲补天
我们熟知的共工神话,主要是来自《淮南子·天文训》中的这段记载: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实际上,当我们仔细看过后就明白,共工折的天柱应该是位于西北方的,所以天盖不再是四平八稳的,开始向西北倾斜,那么与此同时的,东南方的地维也被相应地拉断。这便是所谓的“天柱折,地维绝”,也就是说是天盖整体发生了倾斜,但是注意啊,天可没有被共工撞破!
同样的,女娲补天神话,则主要来自于《淮南子·览冥训》中: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苍天补,四极正”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补天也就意味着,天是有一块破了,而不是整体斜了。此外,“断鳌足立四极”就足以说明,当时情况极为恶劣,天之四极都被破坏掉了,而不仅仅只是西北方的天柱。
所以,单独看《淮南子》中这两段共工、女娲记载,首先均未提及另一方之事,也就是说二者并不是互为因果的,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其次,我们分析了两者所作所为,更是有诸多不合之处;最后,总体而言,女娲所经历的补天,应该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灾难,而共工所造成的后果,不过是天地发生了倾斜、日月星辰移位而已。
(三)莫须有之罪
那么,为何要将原本并无多大关系的两则神话捏合在了一起?让共工背上了这口灭世的黑锅?实际上,这件事发生在东汉时期,在王充的《论衡·谈天篇》中说道:
“儒书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此久远之文,世间是之。”
换个角度考量,即便后世将这两个神话捏合,但是有一个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共工之祸所造成的麻烦,并没有在女娲这里彻底得到补救。即天柱折断可以由女娲斩鳌足来顶立,但是地维(拴系天盖的纲绳)绝裂,女娲却为何对此无动于衷?
屈原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天问中说:”斡维焉系“,问拴着天盖之纲维应该系在哪里?
看到了吧?共工背了一口黑锅,大到《原道训》中称共工作乱导致”宗族残灭,继嗣绝祀“,这当然是莫须有的罪名以及遭遇,实际上,共工的后裔不仅没有断绝,反而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我们下次再聊。
看靠谱神话,涨正经知识,点个关注不迷路
文/李公子默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