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搬家,都带着美好的对刚刚过去的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可整个搬空旧地方,收拾新地方的过程,就是在地狱油锅里打滚,一不小心就被虐成狗。
没动手之前,都觉得是小事一桩,把囤货打包走;衣服被褥打包走,基本就没什么了。可做起来压根不是那么回事。目测用两天就能搬得干干净净,归置得妥妥当当,赶快开启幸福甜蜜的新生活,可往往十天半个月还不能恢复正常,人也是非常疲倦,效率低下,情绪极度低落。
今天也是在一团乱麻之中持续焦虑,昨晚睡觉之前信誓旦旦表示今早一定五点起床,花两个小时收拾妥当,送完孩子专注高效把现货卖了,减少库存。
可早晨的闹钟响过一遍又一遍,人却像被抽了筋一样,根本爬不起来。六点多勉强起来了,还没走出房间,想着外面一大堆乱七八糟,心情无比沉重。再想想早起坚持得特别好的时候,恰恰是春节期间,货都整理好了,不用干活的那几天。
匆匆忙忙送完孩子,没刷几个产品又到中午了,然后,现在已经下午三点了。半小时后接娃放学。想做的事情完成的不到百分之十。就连敲字,也差点放弃,因为事情实在太多了,压根没时间。
好在此时脑海深处一句话悠悠传来:时间的穷人,永远在为了生计,为了赚点小钱疲于奔命,紧急事件占据了全部的时间带宽,于是,你永远没时间思考稍微远一点的事情,更没有时间思考未来。
纵然疲于奔命是一个无法摆脱的魔咒,也总能够允许疲于奔命的人抬头看看天吧。
过去的时间,不记得特意大规模买过什么东西,无非是每次出去孩子要买玩具;看到新奇的玩意儿随手买一点。结果居然各种大大小小的布娃娃七八个,弟弟的各种陀螺、玩具枪、汽车、飞机、乐高玩具等,简直堆成了小山。
万圣节只用过一次的道具、服装;圣诞节前兴致勃勃买回来的神诞树、装饰品、彩灯、只摆了那么三五天,理所当然地收起来,怀着“明年的圣诞节,不用再花钱买圣诞树了”的想法。
我自己呢,为了心中一个种花的梦想,偶尔会买几个花架、花盆之类的,可怎么一下子就有大大小小二三十个盆子了,东挑西选丢弃一些长得不好的,还剩十几个。又为了方便放货,思前想后确定是必须的,买了几个铁架子、办公桌,如今也蔚为壮观。
还有再买多少都不会挨雷劈的精神食粮,书籍,一直以为不过是他俩的绘本、故事书、幼儿园每个学期十多本的书籍,我自己,也就偶尔买买而已,可居然按斤算,也有三四百斤了。
还有看似没什么东西的厨房,不过四个人的锅碗瓢盆厨具、一点点蘑菇、木耳香料之类的干货,老妈寄过来的牛肉、腊肉、大米、植物油,平时塞在冰箱、橱柜里不显山不露水的,真一一拿出来,多得目瞪口呆。
人类得多能吃,居然这一大堆都是吃的,原来人类才是真正的饕餮,太饕餮了。平常那个动不动嚷嚷家里没菜了,不知道怎么做饭,我们出去吃吧的那个人,真的是我吗?
看来男主是很节能的一个,一把木吉他,一个电吉他大箱子,再有个电脑包,没多余垃圾。可打开鞋柜,能穿的不能穿的鞋子也有十来双,其中好几双从上次搬家带过来就没穿过的。
门口还有上次搬家舍不得扔,带过来的打印机、电脑和七七八八的几件东西,总想着留着一定有用,为了不占室内空间,就一直放在大门口平台上,可当时带来怎么放着的,现在还怎么放着,压根就没想起来过要用。
到如今这些都成了噩梦。确定该扔的东西就扔了一大堆,加上这些当时保留的时候以为每一个都有意义,而后来暗淡无光的东西,在大门外面的楼道和平台塞堵了四五次,所有东西加起来,恐怕拿一个大卡车也拉不完。
站在门口,看到望不到边的杂物,我的内心被震撼了,甚至有些困惑地开始质疑人生的意义。
书架上放着七八本关于整理的书,有几本又厚又重,是教人们如何整理的,打开书页,从头到尾都是满当当的各种整理的照片,摆放整齐的厨房餐具,茶杯等等,叠得平整有序的内衣内裤衣服鞋袜书房卧室。
这书没翻几页,几年前家里乱成一团的时候怀中美好的生活愿望兴致勃勃地买回来,想要窥探收纳高手们如何管理家。但看了像超市货柜一样琳琅满目的物品和大神级整理功力的要求,默默束之高阁。原因很简单:达不到。比达不到更充分的理由:即使能办到,也不喜欢。
后来兴起了断舍离,几乎是革命性的关于整理的解读,又兴致勃勃买了一批,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就两本,山下英子《断舍离》三本,还有一本叫《扫除力》的。书,买是买了,震撼也震撼过了,还考虑包含深情地写读后感来着。
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又淹没在时光中,家继续被淹没在凌乱里。
等到下一次彻底搬迁清理,又再次哀嚎后悔,捶胸顿足。比如,像圣诞树一类的孩子玩具,使用期限不过是刚买回来的那一个星期的时间,之后孩子就去追逐新玩具去了,真正爱不释手的,也不过一两件。
以前数不完的各种宜家风格的木架子、田园风花瓶、花架、甚至帐篷、遮阳伞等等,事实证明没有一件是实用的。常年带在身边的,也无非钱包、手机、笔记本。
再把我这种矮穷丑的命白富美的心带进代购里,扫货的时候这个也好,那个也好,为了尽快发货,把上百来种产品都囤了个遍。囤回来以后又做不到随时进随时出,自己胃口还越来越大,囤的种类越来越多,货值越来越高。几年下来,库存越来越大,压货也越来越多。虽然说囤货难免,可至少一半以上的货物并非出于正常周转囤的,而是自己没有好的清理习惯导致的。
最近半年在学时间管理,过有价值有意义的自在的生活这个愿望一再被提及,令我不得不再次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环境,如何给自己一个干净整洁赏心悦目的地方,以提升情绪和精力,从而提升效率,如何从眼下杂乱的环境、无序的做事方式中摆脱出来,去放宽眼界,过有品质的生活?这是我迫切需要答案的。
下午把这些书都拿来翻了一遍,同时跟群里的小伙伴们讨论断舍离问题。有断舍离成功的姑娘大赞屋子整理完以后,身体和心灵上巨大的变化,我惊为天人。原以为书上说的很夸张,没想到真是那么回事。
一切的懂得都应该回归到实践才能产生真正的意义。于是,决定开始。
从明天起,好好打扫房间,顺便打扫自己的心灵。
这些断舍离指导下的整理术无不认可精简物品,也提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扫除力》更非常细致地提到了屋子的每一个角落的意义和整理:玄关、客厅、厨房、洗漱台、梳妆台、浴室、厕所、排水槽、衣柜、窗户、阳台、庭院、书柜。
心里忽然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觉。假如居室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会说话,书柜会说话,沙发茶几会说话,我的囤货会说话,厨房餐具、地板会说话、阳台会说话,小花小草也会说话,那么,它们一定不会喜欢我们把他们弄得又脏又臭,十天半个月不打扫一次,任蟑螂横行,虫蚁欺凌。
一个家里的各个构成部分,就像生活里的朋友,朋友相见,需要相互认识和了解,并用心对待。那么,就让我们像对待朋友一样,用心去感知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你能感知到的舒适,也一定是它们想要拥有的舒适。
昨天向收拾完毕打扫干净的房子说再见,告别了过去的时光,也从心里感激我们住过的每一个地方。感谢我们相处的时候,一起经历过快乐悲伤。
谢谢所有遇到的人和事的厚爱。
今天,向新家问好,未来即将一起走过许多年,从今以后,请多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