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提纲】
1.“亲所好,力为具”这句话如何解释?
比如说孩子现在在上小学,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亲所好,力为具”?当老师的就会去引导孩子,比如说,父母希望你身体好、学习好,这些要求我们当子女的要尽心尽力去满足。古代的孝子们也会常常去满足父母的需要。例如蔡顺去采桑葚,用一个篮子专门装甜的给母亲吃,自己吃酸的。当子女的要搞清楚父母喜欢吃什么,以后出去买东西,不是先买自己喜欢吃的,而是先买父母喜欢吃的,这样才能做到“亲所好,力为具”。
2.“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正确的饮食方法是什么?食用过多的肉类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在健康方面谁是巨人?蔡老师在很多年前读了雷久南博士的《身心灵整体健康》,其中提到要少吃肉,多吃菜,这样才会健康。为什么要少吃肉?现在人身体不健康多半是因为营养过剩。一般人觉得肉有高蛋白,其实人所需要的蛋白质不是很多,蛋白质摄入太多会损害肝脏肾脏,一个人一天所需的蛋白质是40克到60克,当体内的蛋白质过剩,身体就会呈酸性,有句话叫“酸性体质是慢性病的根源、温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内脏长期处在酸性的环境里面很容易造成功能衰退,不只是内脏容易衰竭,还容易骨质疏松。再者肉类不只是蛋白质过高,里面还有有形毒素和无形的毒素。
3.大量的饲养牲畜对地球生态有什么危害?
不只吃肉对身体有危害,大量饲养实用性牲畜对我们整个地球也有很大的危害。整个地球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类大量吃肉,就会毁掉很多原始森林来种麦子、谷类,以做饲料。原始森林毁掉了会造成什么影响?大量水土的流失,再者原始森林是地球的肺,能够帮助清洁空气。当原始森林愈来愈少,整个地球的空气质量就会越来越差,造成温室效应,人类因为吃肉排放了很多废气,还因为地球的肺一点一点被割掉。大量饲养牲畜除了对空气有影响外,还对土壤、水源也有直接的影响。养了这么多的动物,他们会大量的排放粪便,粪便会污染土壤、污染水源,造成恶性循环。
4.为什么说《弟子规》是照妖镜及显圣镜?
如何去抉择朋友?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你只要依据《弟子规》看他做到多少就知道了。所以蔡老师跟很多朋友说《弟子规》是照妖镜,无论你是选朋友还是选配偶,照一下马上就知道对方的真面目;《弟子规》也是显圣镜,能做到很多,这样的朋友你要终身相交。
5.古人归纳出每个人有哪四个需要自我对治的习气?
中国圣贤提出有4个习性要去对治,那就是“骄、奢、淫、逸”。
6.从小训练孩子习劳做家事有什么重要性?
我们看到很多家训都非常注重养成孩子勤劳的态度。以前家里面的很多活谁干?孩子干。经常劳动才不会让孩子养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当孩子懂得分担家务,他才能体会到做事的辛劳,习劳才会感恩。习劳除了知感恩外,孩子还会因为常劳动变得非常勤劳,勤快对身心都好,而且在做事的过程中,脑筋也随时在动,所以常常帮忙做家事的孩子,脑筋特别灵活。劳动还会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这正是现在的孩子所缺乏的,所以要赶快让孩子多做家事,多去付出,这样才能长他好的德行,好的态度。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孩子娇惯,他就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
【心得体会】
1、老夫子告诫我们君子有九思,其中有一个叫“见得思义”,当我们要获得任何东西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它的来路是否清白。
2、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要做到理事结合,也就是在故事当中融入一些道理、提醒和启发,这样孩子就会在听的过程当中得到很大的收获。
3、“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我们在饮食习惯方面要格外注意,要吃素食,远离肉类制品,这样才能避免一大堆的文明病,我们把身体照顾好了,也是力行孝道的一个表现。
4、“亲所恶,谨为去”,父母不希望我们有的坏习惯,我们应该赶快把它去掉。从小提升孩子对人的判断能力,那么孩子在小的时候,就能知道亲近善良的人,远离不好的朋友。
5、要从小嘱咐自己的孩子以后找伴侣要找有责任感的,这样婚后才能对双方负起责任。
6、蔡老师在人生头几年外出学习的时候,能得到很多长者的提携与帮助,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长者有恭敬的态度,处处有礼貌,谦卑做人做事。
7、中国的古人非常重视师道,因为一个真正有德行的老师确确实实是无私无我的,他只希望用自己的智慧成就别人的人生,完全不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