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也看过几次露天电影,那是在老屋后面的小学操场。一吃完晚饭,巷子里的男人们就扛着长凳儿,领着媳妇儿和娃儿们来到操场,等着电影播放。黑夜里,星空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聊着天,脖围白毛巾,摇着蒲扇,磕着瓜子,闲聊着有关露天电影的一切。回想起,都是美好的快乐时光,那是一个回不去的时代记忆。
带着美好的期待,翻开《如果大雪封门》,找到《露天电影》所在页,快速阅读了一遍,感慨不已,甚是觉得有些悲凉。
文章开篇的一幕,秦山原找有遮盖物的地方去撒尿,无意间发现草垛旁刻着的“扎下”界碑。满怀憧憬与希望地踏上了“怀旧”之旅。
“他得意而又感激地扫过二十多张脸……”秦山原依然是虚荣的,他喜欢并享受那种备受尊崇和拥戴的感觉,飘飘然,忘乎所以。自以为给落后的山野村民带来了花花绿绿的世界和美好的事情,陶醉其中却不知归路,仿佛自己是个大功臣。
一切美好的回忆,随着孙伯让的出场,秦山原的得意消失了,接下来是孙伯让的复仇。
情节缓步推进,并发生了突变,味道越来越不对。
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伪文化人秦山原的面纱被层层剥离,他原本丑陋的嘴脸浮现,他可真是个禽兽不如的教授,一场满怀骄傲的怀旧之旅被迫终结。不得不说,秦山原的名字也很讽刺。这样的表里不一的人,比比皆是,表面上温文尔雅,博学多才,侃侃而谈,但实际上在道德品行方面是极为丑恶卑劣的。
“他把她们带到一个个没人的地方,四年里的大部分时间他是在这些形容词里度过的。”秦山原说他这一趟来就为了到战斗过的地方怀怀旧,他所谓的怀旧不过是四年里那些欢愉的夜晚。别人帮他放电影,他却和别人家的媳妇、姑娘度春宵,还一本正经说是喜欢熬夜看书,真是个厚颜无耻之徒。
“是不是在城里也没闲着?”这句没有答案,但可以猜想,一个道德沦丧的人,四年如一日的风流行为换个地方或会有所收敛,但确是难以改变的。在大城市,在大学校园,他周围的人肯定比偏僻山野的村民有见识,得逞的机会自然也少。“还不是一样,一日三顿饭”一句,隐隐觉察,在城里,他并非如意。所以他才想着到“战斗”过的地方怀旧来了。在扎下,他是多么的高高在上、意气风发、备受尊崇。
四年的时间在扎下,这里多多少少秦山原应该有印象。十五年后再回来,他又感觉陌生,当孙伯让带他曾经去过的小树林、矮墙、合欢树下,他却像失忆了般。对于那些一个个被他带到小树林的女人,他也没什么印象,还张冠李戴地胡诌,他活该被孙伯让打。
对扎下没什么印象,也也可理解,十五年,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农村,新面貌。
再说孙伯让,自己的老婆秀秀跟着下一任放映员跑了,还有了俩娃。秀秀这样做,有秦山原的原因,他让秀秀体验到了不一样的人生,自然这些孙伯让无法满足。秀秀勇于追求自我,她向往外面的世界,向往美好的生活,她选择离开孙伯让,不受传统思想束缚,这或许是秦山原带给她的不羁与自由。
孙伯让有些可怜可悲,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而是把一切归咎于秦山原。他学放露天电影,或许是看到秦放映员众星捧月般受尊崇,他也想安好身后一群人追着问东问西,这或许也是虚荣心作祟。
孙伯让买放映机,家里可以留出一面白墙,或许是当初想把秀秀找回来。但最后用来报复了秦山原。
“阳光像水一样漫进屋里,白墙上刚出现的人影又不见了。”臭蛋始终没有看到露天电影,它早已被电视、碟机所取代。臭蛋代表的是新时代,露天电影是旧事物,往事如烟,随风飘散。
文章中,诸如“小心翼翼地往远处走”“愤恨地转过脸”“一路甩着鞋子上的泥”“……忍了四次……他得找个能遮挡住自己的地方……”“响亮地吐了一口痰”“得意又感激地”“警惕地”等这样的细节很多,生动地把有关人物立了起来,脑海里一点点的勾勒出了人物形象。
此文语言简单、含蓄,充满了讽刺意味。露天电影已退出历史舞台,却彰显了赤裸裸的丑陋人性。文末以臭蛋大喊一声:“他尿裤子啦”收尾,与前文呼应,秦山原说人前尿不出,结果尿了裤子,至此他的斯文扫地,颜面荡然无存。
秦山原所做过的那些事情是露天的,孙伯让对秦山原的报复过程何不也是一场露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