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章5老子指归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诗释
题文诗:
恩生於害,害生於恩,以仁为恩,害则随至.
情生天地,天地有情,真情之至,非恩非害,
至情至虚,至虚至无,橐钥至虚,至虚能受,
受而能应,应而不穷,自然而然,万物自成.
天地不言,以其虛無,得物之中,生物不窮.
清明聖主,秉道統情,清靜不改,一以變化,
神明默達,與道同儀,天下應之,百姓自治.
虚而不屈,迫而后动,运量不匮,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至中知止,至止至适,
至适至易,至易至简,至简至朴,至朴至真,
至真至道,至道至神,至神至情,真情自生.
正文:
天地章第五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王弼本《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恩生於害,害生於恩, 以仁为恩,害则随至,天地之於万物,圣人之於百姓,辅其自然,无爱利之心焉,仁无得而名之。束刍为狗,祭祀所用,适则用之,过则弃之。彼万物之自生百姓之自治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
橐钥虚而能受,受而能应,故应而不穷。有实其中,则触处皆碍,在道为一偏,在物为一曲。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虚己以游世,则泛应而曲当,故曰虚而不屈。迫而后动,则运量而不匮,故曰动而愈出。圣人出,应帝王,而无言为之累者,此也。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钥虚以待气,气至则呜,不至则止。圣人之言似之。辫者之囿,言多而未免夫累,不如守中之愈也。慎汝内,闭汝外,收视反听,复以见天地之心焉,此之谓守中。
天地不仁章5老子指归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王弼本《老子》第五章)
(二一)天高而清明,地厚而順寧,陰陽交通,和氣流行,泊然無為,萬物自生焉。天地非傾心移意,勞精神,務有事,悽悽惻惻,流愛加利,布恩施厚,成遂萬物而有以為也。明王聖主,秉道統和,清靜不改,一以變化,神明默達,與道同儀,天下應之,萬物自化。聖人非竭智盡能,擾心滑志,損精費神,不釋思慮,徨徨顯顯,仁生事利,領理萬人而有以為也。(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引)
(二二)天地釋虛無而事愛利,則變化不通,物不盡生。聖人釋虛無而事愛利,則德澤不普,海內不并,恩不下究,事不盡成。何則?化愛之為術也有分,而物類之仰化也無窮, 操有分之制以授無窮之勢,其不相贍,由川竭而益之以泣也。(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引)
(二三)蟣蝨動於毛髮,則寢之不安;蚊著於皮膚,則精神騷動,思慮不通;外傷蜂蠆之毒,則中心為之之慘痛;未害於耳目,而百節為之不用。(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引)
〈二四)天地不言,以其虛無,得物之中,生物不窮。聖人不言,法令虛而合物則。天獄空而無禁,鬼神靜而無為。天下蕩蕩,不識不知而大治也。(唐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引)
(二五)言出則患入,言失則亡身。(元劉惟永《道德真經集義》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