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调整好状态,今天一早做好参观中国海盐博物馆的准备,好接受一场盛大的盐的历史文明浸润。大约3个小时的参观浏览我又回到入口处,又拜别了今天初次拜见的“夙沙”。
夙沙的雕像坐落于中国海盐博物馆馆内入口处。博物馆利用光影营造出了夙沙教导弟子在海边制盐的场景。
根据解说,夙沙是盐宗,是煮海制盐第一人,是始祖。而盐被人类发现后,盐业逐渐发展兴盛起来,并且为国家、为社会、为民众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盐税成为封建社会除粮赋以外的第二大税收来源,不但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盐,甚至盐还被当做“军饷”发放。工业、轻工业、农牧业、国防尖端科技、化工建材领域都有盐和其衍生品的身影。因海制盐、因盐兴城(如盐城因盐得城得名),小小的洁白如雪的晶体,构筑出了物质世界的巨厦。吃了大半辈子盐的我 ,第一次参观海盐博物馆时才知道夙沙是制盐第一人,感叹自己孤陋。对夙沙的崇敬油然而生 ,夙沙值得拜而再拜,敬而再敬。
从网络资料看,“夙沙”有两种解释:一说是指炎帝神农时代的部落。还有一个说法是夙沙是炎帝的一个重臣。具体传说是夙沙部落有个瞿子,在海边捕鱼狩猎为生。一天,瞿子一边用罐烧水一边清洗海鱼准备煮熟食用。突然一个猎物飞快经过,瞿子放下手中的活追了上去。捕获猎物回来后发现罐里的水烧干了,留下层层霜花,瞿子用手指沾了一点闻闻,没有气味,又放到舌尖上点了点,顿觉气爽还有鲜美的味道,于是在烤猎物时就上霜花,美味无比,惊喜万分 ,咸味就此生出。就这样盐被发现了,盐在部落中被广为食用,也使得整个部落的人们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通体毛发脱落,獠牙变为智齿,身体更健康等,瞿子因此得以成为夙沙部落的首领,人们尊称他为夙沙瞿子。后来,夙沙瞿子就被简化为夙沙。
其实,夙沙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盐的经历,我们也有类似的机会,但不知也没有发现盐。我们也生活在海边,经常烧水。水煮好后,铁锅里也有霜花仿佛白纱一样,可是重来没有考虑过“是盐”,没有沾上手指用舌头品尝,反而想当然的以为是杂质,这些“盐”被一次次的刷洗掉了。由此可见,夙沙与普通人的不同。所以,我以为夙沙属于高敏感人群。他的灵感,他的直觉,他的味觉,他的好奇心使他抓住了盐。不但如此,我想道家炼长生不老丹也受他启发吧!他不仅是盐的始祖,也是冶金业鼻祖!
如今,盐在日常生活中不但是佐餐调味之首 ,还被运用到美容化妆产品之中,也可以做盐浴,世界各地也有很多使用盐的特殊风俗,墨西哥吉普赛人的婚礼中,新人被喂以拌了盐的面包和酒 ,意味着除了再没有盐、酒、面包 ,他们的爱是不会分离的。
再拜夙沙,祈愿盐丰业旺,人人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