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做事就像在蓄势,时间越长,势能越高,一旦开闸,一次的交易量,是有可能超过人家一年的血汗所得的。
两年前做海外交流项目的时候,认识了公司的市场总监,第一次和她见面的时候,完全被她的气场所吸引,做事雷厉风行,冷静利落,英语粤语国语自由切换。后来得知,她是一个“90后”陕西人,在北京毕业后便进入了这家当时在行业第一的公司做市场助理。
凭借着这个公司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她结识了许多名企高管和名校教授,在他们的带动下迅速成长,三年的时间做到了公司的市场总监,每年负责华南区八位数的项目,靠着自己的能力在北京购买了自己的房子,偿还所有外债。
和同期毕业的人中,有很多人还在北漂的生活中挣扎,她却逐渐实现了财务自由。
她这些年的快速成长,让我明白,选择去做一件事情,背后的时间复利对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有着复利的效应,随着时间的积累,越到后来越值钱。
任何的工作其实都是在重复,区分在于,一类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技术含量不高,比如一些体力活,或者专业要求不高的脑力活。去年、今年和明年所做的事情都一样,但技术含量不增长,或增长太慢。
而另一种重复含金量较高,每一次重复都在积累和获得行业经验,比如做咨询,投行。深度积累后的核心竞争力,会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得到最大化的价值体现。
1.时间复利是滚雪球式发展
复利的公式很简单: Y= x(1+r)^n,Y是最终的结果,x是初始值,r是收益率,n是复利进行的年份。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人类的第八大奇迹。查理芒格也将复利作为最重要的思维模型之一,他说“理解复利的魔力和获得它的困难是理解很多事情的核心和灵魂”。虽然表面上似乎很多人懂得这个道理,但理解和运用的深刻程度应该是大不相同的。
当年古印度宰相和西萨国王棋盘放麦粒的故事最早向世人证明了复利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但是这个力量直到现在只被小部分人有意识地去使用。
这是由于人自身的思维缺陷所导致的,对于复利的效应人从直觉上是感觉不到的,人类天生对线性模型更容易理解,但是对指数模型却无法有直观的感受,所以我们一般会表现得像国王那样,1粒麦子不断double,在一个小小的棋盘上能有多少呢?确实,一开始我们都不容易看出来,可怕的效应在我们看不到的远方。
之前和一个负责高校就业的老师聊天,他说:“很多人毕业后走进职场,在刚开始两三年其实都是在做无用功,甚至有些人毕业的十年内一直在做的都是无用功,最后可能真得就成为了还在纠结是否要早起,别人已经年薪百万的局面了”。
大学的时候,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人会给自己立下旗子每天背诵多少单词,练习多少口语,在四年过去后回过头了可以看到他们仍然在四六级里面挣扎。其实这反而是复利的反例之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结果就是(1.01^3*0.99^2)^73=2.04,改变微乎其微。
每天基于1%的正改变,背后则是1.01^365=37.78。
很多时候,从直觉上感觉不到的事情,从短期看不出来差别的事情,往往是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如果你在经过学习后,能够主动利用了这别人看不到的自然界的力量,那么最后经过深度积累的核心竞争力在如今这个资源完善的自然社会,会得到最大化的价值体现。
对时间复利熟视无睹的另一个原因是,人对长时间维度的事物不能很好适应,所以往往有人不能把一件事情坚长久持下去,而复利效果体现的临界点到来前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
学习与不学习的人,在每天看来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在每个月看来也是差异微乎其微的;在每年看来的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来看的时候,那就是财富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
对待这一法则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不要高估你一年能做成的事,也不要低估你五年能做成的事,尽量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一直默默积累,把时间当做朋友,然后等待时间的回馈。
2.利用时间复利去放大时间价值
放大你的时间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当于增加了复利公式中的n时间。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信息流通的方式、速率和渗透的广度和宽度,以及社交方式。
在十年前,据统计绝大数普通人一生能够交往的人数大约是150个,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这个数字远超15000不止,一个社群已经聚集非常多志趣相投的人。
在这样的时代里,一个人的沟通效率从底层决定了一个人最终可能获得的资源极其质量。
演讲与写作,都是比私下交流更为高效更具价值的有效沟通方式,说话写字大家都会,但是同时面对很多人说话,同时面对很多人发表文字,其实并不是谁都会的事情,如果我们试着去观察身边的人,貌似身边演讲与写作出彩的人似乎总是会更受欢迎一些。
在大学期间,我和一个从事教育行业多年的的前辈一起做过三年的培训班,也曾作为一个老师给年轻的学生们上课,那时候最让人心累的事情是需要在不同的分校之间来回跑,而个人在每个分校能够待的时间非常有限。
从单位时间销售的角度来看,“给一群人上课”与“给一个人上课”的时间其实并没有区别,但是从时间精力上来看,效率却有了极大的提升。而“演讲”或者“讲课”常常还要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使得写作可以“即时发布”的同时,又彻底打破了地理位置的局限,并且同一段时间出售了那么多次,相当于你的时间被不断地复制,也就是说复利的时间别延长了。
后来,我试着和原来在新东方的一个老师一起编写了一套属于这个机构的教材,虽然自己并不是英语特别好的人,但是从小到大跟着各种老师学习以及参加夏令营,让我自己形成了对英语的独立思考,因为这些思考所沉淀下来的思想才是以前在机构被认可的最重要原因。
因为在我看来,英语不是应试的目的,只是通往另一种文化的工具,而背后的文化才是不断学习的内容,也是基于这种思想,我才能把自己对于这个工具的理解通过写作呈现出来。
另外,持续写作,还有一个更为简单更为基础的理由,也是我这段时间感触最深的,持续写作可以说是锻炼学习能力、锻炼思考能力、锻炼分析能力、锻炼沟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是把复利公式中的r增加了。
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真正有复利效应的,不是年化10%的收益。
把更多钱投入到个人的学习、自我成长、能力提升等方面,带来的年化收益可能是5000%;而追求10%的收益,你也只有10%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