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
我在十年前买了一本《欧·亨利中短篇小说集》,当时并不是多么喜欢他,只是我在说自己喜欢莫泊桑的《羊脂球》时,竟然有人反驳我说欧·亨利的小说才最有意思。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头衔貌似挺吓人,但是小说很好看。很庆幸那次“赌气”,我开始了解“欧·亨利式”小说,我觉得他就是当时的一个“段子手”,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也就是现在人常说的“神转折”。
1
《麦琪的礼物》
印象当中这篇小说上过语文课本,故事是讲一对年轻夫妇,生活拮据,为了给彼此买到最称心的圣诞礼物而卖掉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女主的长发和男主的怀表。
我十多岁第一次看这个小说的时候,在唏嘘之余,被他们的爱情感动到泪目。两个人为了成全对方,都放弃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多么令人神往的爱情!
抱歉,我现在不是十几岁的孩子了。所以看法有了很大转变。
爱情是真挚的!值得每个人向往,但是拮据和贫穷是现实,做出超越能力承受范围的事,就叫“不自量力”。所以他们也受到了相应的“惩罚”,谁都没能成全对方。
这样讲很残忍,而人就是活在现实世界中。退一步讲,黛拉(女主)的头发可以从新长出来,吉姆买的昂贵发梳终有一日会被戴上。但那是“圣诞节”以后很久才会发生的事,所以这套发梳也就失去了作为圣诞礼物的意义。
吉姆呢?妻子用美丽的长发换来了一条白金表链,他是心存感激和爱意的。然而“吉姆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大大方方地掏出表来看时间”的愿望,可能永远不会实现。
这感觉就像你砸锅卖铁攒钱买了一个大钻戒,但是心爱的姑娘却嫁给了别人。黛拉和吉姆给彼此都制造了这样尴尬的境遇,该是说有默契,还是太讽刺?
我不知道他们以后的经济状况会不会好起来(终会好起来吧),也不清楚这样的日子他们可以坚持到什么时候,只是希望他们的爱恋不会被现实生活打败。但愿他们可以携手走到黛拉带上发梳、吉姆赎回金表的时候,甚至此生尽头。
“穷人”的浪漫?这确实让人心酸,也更容易将他们的爱情无限放大,以此宽慰所有读者。
可是用极不相称的奢侈礼物来装饰这“贫贱爱情”,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
返回来再看文中那句:
“那是一条白金表链,款式简洁大方,完全靠质地来显现它的价值,而不是靠华而不实的装饰——所有的好东西都该是这样。”
还真是够讽刺!难道夫妻之间最有价值的不该是爱和信任吗?何必用些华而不实又力所不及的东西来装饰。
2
《最后一片叶子》
这是令我对画家肃然起敬的一个作品。
性情相投的苏和琼西在格林威治村开了一个联合画室,然而半年后琼西染上了“肺炎”。
那个年代,肺炎八成是个会要命的病,所以琼西开始丧失活下去的意志,整日数着窗外常春藤的落叶来给自己的生命做倒计时。
“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的时候,我也要走了。”琼西在一片一片的落叶中看到了生命的快速衰败。她感觉自己“也会像轻盈、脆弱的藤叶一样随风飘逝”,绝望中带着可见生命而逝的惊惧与无力。
可是那最后一片叶子没有落下来。从苏那里听说到琼西现状的老贝尔曼,冒着风雨将“最后一片叶子”永远地锁在了常春藤上,如同将希望锁进了琼西的心中。
那个整日醉醺醺,“画架上绷着一块空白的画布,专等着杰作落下第一笔,等了二十五年”的颓废画家,当他嘴里骂着琼西的愚蠢时,“眼睛里显然是有什么东西在流淌着”。
是艺术灵感?是对挽留生命的妄想?还是知道了二十五年来“杰作的第一笔”终该落在何处?
“有什么东西让那最后一片叶子始终留在那儿,是为了告诉我我有多坏。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
即使经历过风雨之夜,那最后一片叶子依然没有坠落,琼西也重燃生命之火,坚定意志活下去,并逐渐开始康复。
给那个姑娘“锁住叶子”的老贝尔曼死了!那个雨夜,他拿起久未挥动的画笔,将最后一片叶子永远禁锢在花藤上!为此,他得了肺炎,两日后便离开了人世。也许这是他主动与“死神”挑起争端后必须付出的代价吧!
《最后一片叶子》,老贝尔曼二十五年来的第一部作品,同时也成了他的遗作。
“在艺术上他是个失败者,四十年来,他挥动着画笔,却连艺术女神的裙边都够不着。”
细细琢磨,也许贝尔曼的画笔从来都没向“艺术女神”挥动过;也许他的画笔不属于“白纸”,只属于生命;也许险象环生的琼西就是让贝尔曼等了二十五年的“杰作”。
贝尔曼不曾如此多想吧!他也只是单纯地要挽留那个年轻女画家脆弱的生命而已。可谁都不能否认,他成功了!他是一位值得被敬仰的“艺术家”。
多么奇妙的循环!琼西的绝望唤醒了老贝尔曼的善意和仁爱;老贝尔曼用生命画的最后一片叶子重燃了琼西活下去的希望;琼西的“复活”让老贝尔曼的遗作得到了升华。
艺术女神的裙边终于化成一片叶子落在老贝尔曼的笔下——对生命的敬畏,单纯的善意,最美的成全。真好!
【注:文章原创作者:酒瓶子殿下,翻版必究,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