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0几个年头里我想我最大的错误是一直寻找一个“正确答案”,关于人生,过于道德,关于科学,关于艺术,我都想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诚然,我们从小也被这样教育,作业本上正确的答案会被打上✔,错误的会被画上✘,就连语文这种开放性思维的学科也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从错误中寻找真相,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所能了解一切真相,是基于其正确性来考量的而不是真实。真实无论对错,我们规避错误,但同时也规避了部分真实,在寻求正确的道路上我们与一些真相其实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们永远无法完全认知一项事物。
任何看似无意义的事物当被赋予某种特定条件时,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认知也会更全面,但当我们规避错误时,就永远达不到透彻。在我们最早接触的数学规则中认为4-1=5,是错的,上了中学我们知道,即使是在既定规则下被认为是错误的东西也有可能会合理化,合理化的途径之一就是修改规则,例如,如果将上式放在一个四边形被剪掉一个角这样的条件下,上式就变得正确了。我们知道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是有了部落以后才出现规则的,也就是说,当每一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时,规则对其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很显然规则的出现让人变得不自由,规则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维持部落间的平等,他的存在并不是因为他本身存在而存在,而是服务于群体而存在,也就是说没有人群就无规则。这种由大多数人约定而成的条例,有其无法避免的缺陷。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规则,而这些特定的规则并不是大众约定的,是由该领域的佼佼者们制定,他们的一句话或一个结论,往往是一个学科的奠基。而大部分的平庸之人,只能盲从相信。
我们的教育如此,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先知道结论然后再学习推理的。我们在初中的时候都知道三角函数,而其推理过程我们在高中才涉及。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先知道正确答案,然后才知道为什么的。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只是在证明一件事:XX定理是正确的,在我看来这无异于一种高级形式的拍马屁。而这种教育方式很明显是一种规避错误的偷懒行为。之所以先给出正确答案,就是希望你能少走一些弯路,以最快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当我们将一个大大的❌画在孩子的作业本上时我们错过了多少创新有趣的灵魂。当然我并不是无视真理的正确性,我是说当我们将结论和推理反过来教授是不是会有不同的体验呢?
艺术算不同于其他任何学科了,它没有一个特定的正确答案,但在我看来其所谓的审美高低与所谓对错并无二致,大多数人都说好的就是好,专家说好的就是好。我常听人讨论照片时有这样的言论,“这张好看”“不,你错了,那张好看,你审美能力不行”依旧很奇怪这样的问题,我们常说个体审美存在差异,又赞同有审美观高低这样的说法。如果说承认每个人对于美的评判标准不一样,那审美高低一说又从何而来呢?廖一梅说大众审美都是臭狗屎,这种说法纵然偏激,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审美终究是个私人问题,如果说有一个统一标准,多少显得有些奇怪了。多数时候我们说别人审美能力不好时,其实是再说,咦,这人好奇怪啊,竟然和我想的不一样,然后就变得愤怒。很显然大多数人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而选择各种理由去说服,而一部分人为了不显得那么一无所知或为了不得罪于人而选择符合,至于大众审美,有多少盲从成分,就不得而知了。艺术家们会根据审美标准来进行艺术创作,再此过程中他们会摒弃被认为是审美不足的作品。如此看来艺术与科学同样,在探索过程中,依旧以规避错误为前提,这种做法的缺陷是只照顾到了其中一面,而另一面依旧处于未知状态下,因此我们无法连接到艺术的真相,科学的真相。
当我们犯错时我们并不知道这是错的,是当我们发现与大多数情况下不符时我们才认为自己是错的。而当我们规避错误时,我们只接触到大多数情况而忽视少数个体。任何一个事物的真相都不可能只是完全正确的一面,当我们只单单寻求正确答案时反而离真相越来越远,而在正确与真相之间我更愿选择
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