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5月28日的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这一天我用了早起的两个小时读完了猫叔的《一年顶十年》,很多人说这本书的知识密度低,太鸡汤,说了很多正确的废话,但如果有那么几句话触动并影响了你,就值了。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易懂的书,也是一本难做的书。
猫叔在自序中的焦虑我也有过:我到底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愿意为此付出什么努力?我能做到么?有多少人止步于“想”,又有多少人成就于“做”?
回顾自己当时做的导图笔记,果然忘记了不少。知识如果没有践行,等于看了个热闹!用猫叔的话说“用,才是更好的读。”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比较有效的读书方式是:
1.通读后,聚焦在有共鸣的片段,再精读;
2.联系实际需求及曾经遇到的案例,理解片段中的内容;
3.通过查找资料、阅读相关书籍、与人讨论等方式,把其中的知识点研究通透;
4.将书中片段,用自己的话复述,并加入实际案例和践行清单,与人分享;
5.在分享中,不断的吸收新的反馈,迭代优化再应用。
只读书、只做读书笔记,是远远不够的。书中的方法可以借鉴:“读完书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有哪些内容是我用得上的?需要一条条列出来。第二个问题:针对每一条内容,我该怎么做?这样做,能促使你更认真地思考,让这本书真正为你所用。”
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读书三板斧”:第一板斧--重复读;第二板斧--盯作者;第三板斧--勤分享。提醒了我该复盘一下工作中常用的”管理三板斧“了。职业生涯之初,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柳总的联想管理三板斧:“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人”永远是第一位的,战略要靠人制定,队伍要靠人来带,所以如何搭建德才兼备的领导班子尤为重要。然后用五步法描述中长期目标和具体路线,系统思考中“定战略”。最后确定领导者,以“激励”和“文化”让士兵爱打仗、会打仗,确保战略执行。再到广为流传的“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在2010年阿里的人才盘点工作中,马云提出:“因为公司发展太快,必须加强对各级管理者的培养,但不要搞太复杂的领导力模型,要在阿里的业务实践中积累基本的管理技能,对于执行层的管理者,要像程咬金一样,抓住最核心的几招:会招人、会开人、带好团队拿到结果。三板斧应运而生,它从人才、组织、业务三个维度进行管理,业务维度为明线--解决真实业务问题、组织维度为主线--全面渗透组织文化、人才维度为暗线--实战培养干部人才;它与传统管理培训最大的不同就是“以战养兵、借事修人”。随后,又对管理者进行了分层,将管理者分为腿部、腰部、脑部,在三板斧的基础上对每一层的管理场景进行了梳理,各提出三个最核心的能力要求,统称为“九板斧”。针对对象的不同,我为他们设定了明确的目标,腿要有劲,跑得快;腰要有力,站得稳;脑中有识,看得远。用马云的话来说“对每一层级的干部,关键能力项不必多,但必须实用,要高强度、反复的训练,才会有效果。”但任何组织都不是阿里,切勿“东施效颦”,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就像阿里的HRBP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但很多组织却用不起来,因为没有同样的土壤和光照,各组织对人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
我们再回到这本书上另一个我很感兴趣的话题“时间”。
“要想更好的升级,你必须成为一名合格的时间投资人,你需要认真思考,认真选择,想尽办法将大部分时间投资到高价值的人和事上。”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寻找无限的可能性,最大化时间的价值,学会拒绝一直在“消耗”你的人和事,学会为自己的时间定价。我首先自查了自己的“高效时间”,在高效时间里做事,效率会更高,更容易有产出,我在早上时,精力会更充沛,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会更少,所以为了更好的利用这段时间,我开始了每日早打卡,为了督促自己坚持打卡,我又加入了一个“早起小分队”,有了同行的伙伴,早起已逐渐形成习惯。然后我开始思考,怎么践行”不混日子“,这个“混”有多重理解,一为得过且过,每日不知道做什么,过一天算一天吧;二为混乱,要做的事好多,做着这个,想着那个,最后哪个事情都没做好。有的混很容易,有的混很累,但不管怎么混,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我试用了猫叔的“加大反省密度”策略,在不同的时间点设置了“反省闹钟”,定时回顾反省、及时调整状态、模式,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对于状态和时间价值的提升大有裨益,每一次的反省,我会视情况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1.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都做了什么?2.为什么做?3.做的事情有什么产出?4.这些事情分别花了多少时间?5.哪些事做的好?哪些事不该做?供各位参考。
知道了如何让时间保值,还想贪心的学一点让时间增值的方法,其中最有效的就是“付费请人帮我们做事”,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必事事亲为,这也是组织中为什么会有“团队”的存在,家庭中为什么要“夫妻互补”。另外,多读书,多与牛人交流,也算是一种务实的“捷径”,站在巨人的肩膀,一定能看得更远!
另外让我产生共鸣的还有一点:学会聚焦和精简。每年元旦,我们都会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晒新年愿望,很热血、很充实。“可实际上,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真正能做好的事情,并没有多少。如果我们变得更为专注一些,反而更有可能如愿。”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做计划、定目标的人,但我执行了多少,坚持了多久只有天知道,想要的太多,最后什么都得不到!所以我精简了今年的目标,保一争二,多实现就多赚了,心里也会增加很多超预期完成任务的快感,奥利给!我们都会比自己想象中的更美好!
践行清单:
1.用好自己总结的“五步读书法”,坚持读书、坚持思考、坚持分享;
2.从人才、组织、业务【+关系】维度挖掘出最适合组织的管理方式;
3.继续坚持“早起”和“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