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读书,就容易活在别人的评论里。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着实活得有些悲哀。为人父母的我们,不学育儿知识,就会在嫌弃老一辈不科学的育儿方式和自己有心无力的状态下倍受煎熬。
说实话,我在生孩子之前,完全没有一种需要储备育儿知识的意识,傻傻地认为孩子真的是吃饱穿暖就可以健康长大的,这里我忽略了心理健康。
直到宝宝在我身体里扎根、成长,我幸福地感受着每一次胎动,很多时候摸着肚子就会掉眼泪,生命真的太神奇。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是《育儿百科》—美国儿科学会。这本书把我从育儿小白培养成了一个育儿全能手。孩子在什么时候身高体重应该成长到什么地步,什么时候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日常生病应该吃什么药等等。
最近又准备入手育儿新书,朋友很兴奋地给我推荐了心心妈著作的《童年不缺爱》,开始我给了她一个白眼,现在市场上的育儿书籍内容大同小异,我想要的纯干货的可以当做工具书的真不多。直到看完了前两个章节,我哭了。
作者称自己为心心妈,其实我更愿意记住她的名字—项目。作者以心心妈自称,那真是饱含了太多太多对孩子的爱,以至于可以放弃自己的姓名。我想称她为项目,都是因为她带给我的感动,她以一个自我的伟大人格影响着我,曾经不太懂孩子莫名哭闹的沮丧妈妈。
科恩亲授“游戏力育儿师”项目,你这样的育儿方式真的赚足了我的眼泪。
1、孩子问题行为的由来
我是一个全职妈妈,这个职业意味着白天养育孩子、做家务等等事情都是我一个人的。有些家务进行时真的无法陪伴孩子,这就导致了孩子的需求不能及时满足。比如我在切菜,豆豆过来牵我的衣服让我陪她玩打地鼠,因为手脏,我给她说稍等一会,可是孩子没有那个耐心啊,为了我能马上陪她,就哭。
以上这个只是小问题,我想表达的是孩子出现问题行为,只是希望被“看见”,当你没有及时满足她合理的需求时,她就会用更激烈的方式引起你的注意,这就是孩子问题行为的成因。
当孩子被“看见”、被理解、被满足时,她的安全感就形成了。充满安全感的孩子,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说到安全感,只要用心了,就能真正地“看见”孩子。看见孩子独特的性格特点,别整天在那过度担心。什么孩子爱整洁,怕他有强迫症;孩子太活泼,怕他有有多动症。这一天天杞人忧天的,孩子没问题都被影响地出现问题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以后的发展方向,你若一直在他面前显露出这样那样的担忧,他就真的会成为你担心的那种人了。
项目说心心是个不喜欢公主,喜欢超级英雄的女孩。孩子这样的行为被朋友善意地提醒,说要对心心进行“性别教育”。很多父母育儿会受身边朋友的影响,可是项目看见了心心这些行为的内在需求—想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英雄梦,谁说女孩子就不能有,项目说这是生命的历程,干嘛要去阻止什么呢。
曾经的我对豆豆的养育方式多少受了过来人的影响,看着项目如此的尊重心心的成长规律,真的是打心里佩服。
2、懂得孩子,合理给爱
孩子会说话了,但还不太会正确地表达情感,所以我们会经常听到“妈妈,我讨厌你”、“你是坏妈妈,我再也不理你了”,这有没有像在闹脾气的小女朋友。
孩子不是真的讨厌你,她可能是感觉到妈妈最近陪伴她的时间变少了,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你的注意,想让你多陪陪她。
当父母的得有神探的敏锐度,看穿孩子恶语背后的动机,及时地给予正确的回应和满满的爱。
3、如何向孩子花式献爱
项目对心心说:“如果全世界的5岁小孩坐在一起,拍成一排,让我选一个,我就选你”。这样的情话,孩子听了心里什么感觉我不知道,但一个成年人听了估计得想哭吧,至少我会。
项目还分享了一个做法,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申请一个邮箱,每当有想记录的关于孩子的小故事或者想跟孩子说的话,都可以写成邮件,发到这个邮箱。等孩子长大了,没那么需要我们了,就给到他这个邮箱,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的爱有多深。我的天,热恋期的小情侣都未必能做到这样吧。
4、为了爱你再多一点,我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项目分享的育儿日常,让我看到一个妈妈给了孩子100%的耐心、包容、爱。
为了轻松解决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上等等育儿难题,项目参加了太多太多的线上线下育儿课程,甚至还学习了科恩亲授的游戏力课程,成为了一名“游戏力育儿师”
孩子小的时候那么喜欢玩耍,喜欢游戏,特别是和父母一起游戏,干嘛硬要去给他们讲一些我们都不喜欢的大道理,枯燥、乏味、难听。
《童年不缺爱》让我明白尊重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方能养育出一个自信、乐观、善良、有担当、幸福感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