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财务报表解读》20-21页;《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125-126页
乔布斯(Steve Jobs,1955-2011)执掌苹果公司期间,无论股东怎样期待,苹果从来没有发放过现金股利。在2010年2月的股东大会上,乔布斯对质疑他不发放股利的股东说:当我们急需某项东西来使我们的产品更大器、更大胆(big and bold)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签一张支票买下它,而不是去借钱,并将整个公司置于险境。那些我们放在银行里的钱,让我们弹性绝佳且安全无虞。其实乔布斯之所以能力退股东的要求,并非只靠强烈的个人意志。自他于1997年重回苹果以来,苹果市值由51.54亿美元增长到3,543.51亿美元,增加了约69倍;就算不发放股利,也已经充分照顾了股东的权益。
为什么乔布斯极度重视现金的充裕度呢?
乔布斯强势执行不发放现金股利政策,与其颠沛流离、挣扎生存的经历有关。
乔布斯在任期间,苹果公司现金充裕,从2009年到2012年资产负债率(也就是公司资本中以债务方式融资的比率)在33%左右浮动。
具体情况见下表3-1。
库克接任首席执行官后,苹果的股利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
库克认为,那个随时都会缺乏资金的苹果公司已是过去式。2011年,尽管苹果为研发、并购以及扩厂等活动花费了大量资金,其手头上仍有98亿美元现金及161 亿美元可随时变现的金融证券。因此,库克决定开始发放现金股利。2012年3月19日,库克(Tim Cook)宣布将开始发放现金股利并实施股票买回计划。这个消息让华尔街非常兴奋,隔天苹果的股票立刻上涨将近3%。
现金股利:2012年,苹果开始每季发放一股2.65美元的现金股利(该会计年度共发放了24.88亿美元的现金股利),随后两年更涨到每股发放3.05美元左右的现金,而2014年还进行了一次“1股变成7股”的股票分割( stock split ),随后维持每季发放一股0.5美元左右的现金股利,直到现在。
股票买回:2013 年苹果共花费230亿美元进行股票回购。到2016年为止,苹果已花费约1,330亿美元在股票买回上。
自从2013年苹果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和股票回购后,资产负债率不断飙升,从33%飙升到60%(见上表3-1)。从期限结构看,主要是非流动负债的比例增加所致。
错误的结论:2012年以前苹果公司拥有的资金中33%是借的,从2013年起借的长期资金越来越多,导致资产负债率飙升。
实际的情况应考虑负债的来源性质。按照负债的来源性质进行分类,可分为经营性负债和金融性负债。经营性负债指的是是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自然累积起来的负债,例如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金融性负债指的是企业专门去借的钱,例如银行借款、应付债券等。显然,如果我们想要判定家企业的融资倾向,那么观察负债的来源性质会更有利于我们的判断。
下表3-2将苹果公司的负债区分为经营性负债和金融性负债,以观察其负债的来源。
正确的结论:从表3-2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2012 年之前苹果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33%左右,而这全部为经营性负债,也就是全部为日常经营过程中累积起来的负债,没有一分钱是借来的,也就是有息负债(金融性负债)的比率为零。
从2013年起,苹果公司的负债率飙升的原因是?
从2013年起,苹果开始借钱了,陆续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可以看出,其融资战略在2013年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个战略转变与苹果公司所处的发展周期和本文前述的新股利政策的制定都是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