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的激流中,品牌是每位创业者试图抓住的救生圈。然而,许多企业还是在茫茫大海中迷了路,东撞西撞,最终触礁翻船。
离开大外企,担任企业咨询顾问的这两年,让我见证了许多创业企业在品牌建设与发展中走过的弯路与波折。
一家原本依靠卖货做品牌代理商而赚到第一桶金的电商公司,想要实现梦想打造自己的品牌,却因为布局过大又凭感觉乱花钱,硬生生地把20亿的家底给“烧”没了,亏得底朝天。
另一家在2B医疗领域已显露些许成绩的公司,转向2C市场做个护品牌时,仍然坚持沿用其医疗行业的管理和品牌思维,结果面对消费者市场屡屡碰壁,个护生意不见起色,更谈不上品牌建立。
频繁的失败案例无不提醒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数字年代,创业者需要准确辨别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许多人依旧用旧时代的品牌经营脚本试图书写未来,而这些尝试往往因脱离实际而功亏一篑。
那么,面对市场飞速变化,如何才能在品牌路上站稳脚跟并且长远发展呢?
答案不在那些听起来振奋人心但难以落实的庞大策略,而是源自于切合实际、精准有效的原则。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个12字的秘诀——小切口、能力圈、做乘法、有复利。
这些原则不是晦涩难懂的营销术语,而是每位创业者都能轻松掌握并运用的实际行动指南。
通过这些策略,你可以在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不断壮大。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究竟是随波逐流、广撒网式的营销更容易成功,还是精准定位、小切口深挖的方式更能帮助企业脱颖而出?
小切口,大智慧
咱们先聊聊“小切口”,指的是找到一个具有差异化的小市场或小人群,深耕细作,胜过大规模撒网。
在这个啥都讲究快、准、狠的时代,你还想着大而全?醒醒吧,那已经是过去式了。
现在,你得学会剑走偏锋,找个小众但精准的市场,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击要害。
理想汽车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去年,理想是全中国新能源汽车利润最高、市值最大的公司,蔚来加小鹏乘以二都没它大。
人家就靠三款车型,L7、L8、L9,套娃式的设计,愣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但你知道吗?今年理想也栽了个跟头,为啥?心魔作祟,想搞个MEGA车型,结果切口变大,销量变小。
好在李想及时调整策略,又做了款L6,重回奶爸用车、家庭用车的小切口,这才又翻了身。
还有3年就做到20亿的轻元素品牌,直击小众人群——不吃蔬菜但又想补充膳食纤维的有健康意识的人群,独创了青汁品类,直接把这个人群吃得死死的。
能力圈,你的护城河
说完了小切口,咱们再聊聊“能力圈”。你得清楚自己的长处在哪儿,短板在哪儿。在你熟悉的领域施展拳脚,不要轻易踏入不熟悉的领域。
能力圈就是你的安全领域,时刻帮助你规避风险。
胖东来,在许昌这个四线城市,去年一年营收107亿。如果你给第二年定目标,那么你会怎么定?
有人说,今年我干了107,明年给我干到200亿,直接翻了一番。有人说保守点,就涨个20%吧。
于东来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第二年我只卖107亿,我一分都不多。他给今年定的目标就是107亿,结果许昌老百姓不答应。
许昌人民用了半年时间就买了107亿,现在看来今年已经到150亿了。其实那些在胖东来疯狂抢购的人不止是许昌人,还有全国各地的老百姓。
胖东来在他的能力圈内把服务做到极致,结果呢?已经不需要离开许昌了,全中国人民都会去。
我在混沌也见过一个创立了慕江南丝绸品牌的创始人,一个对丝绸有着近乎痴迷热爱的人。他这辈子,就想着把中国的丝绸推向全世界。
他说,即使现在有其他更赚钱的事儿摆在他面前,他也不会动心,因为他所有的精力和心血,都放在了丝绸上。
这就是他的能力圈,也是他的护城河。你要是也想做丝绸,抱歉,你可能真做不过他,因为这不在你的能力圈里。
做乘法,复制成功
接下来,咱们聊聊“做乘法”,就是将作对的事情再复制,变成一种可复制10遍×10的方法。
不是每个机会都值得抓住,而是找到能加倍你成功机会的项目,然后全力以赴。
但很多公司呢,却沉迷于做加法,误将自己置于不断从0到1的循环中,他们迷信独特和新鲜,却忽视了对成功模式的深入挖掘和复制。
创新是好事儿,但也得有个度。不创新是等死,乱创新则是找死。创新的成功率,其实并不高。
所以,如果有一件事儿能让你不断地重复,那恭喜你,你的公司正处于最幸福的时刻。
那些能够从一次成功中得出经验,并反复利用这些经验的公司,才是在长远竞争中最具优势的。
在复制成功方面,霸王茶姬做得尤为出色。他们在初期就非常重视门店的标准化管理。
从选址、装修设计到人员培训,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确保每一家新开的门店都能保持一致的服务水平和品牌形象。
它不仅仅是在一个地区开设门店,而是将成功的1+1+9+N的门店扩张模式复制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
具体的实施策略请见我的公众号文章 揭秘奶茶4.0时代:霸王茶姬的5大制胜法宝
所以,当发现某项业务或产品能够持续为公司带来正向反馈时,应当毫不犹豫地加大投入,将其作为增长引擎,推动企业驶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有复利,持续成长
最后,咱们聊聊“有复利”。啥是有复利?就是老用户不离开,新用户还不断进来。这就是有复利的魅力。
你得让自己的品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有力量。这就需要你持续成长,稳健前行。
苹果以其卓越的用户体验和高效的生态系统管理,实现了卓越的复利增长。
用户一旦购买了一部iPhone,他们往往会对其他苹果产品如iPad、Mac和Apple Watch产生兴趣。
这种产品间的无缝连接和统一的操作体验是苹果最大的复利来源和护城河。
同时,苹果的App Store和服务,如iCloud和Apple Music,进一步增强了用户的品牌忠诚度,促进了持续的消费。
这种用户的黏性和持续回购推动了苹果在全球市场的持久增长。
可要是你的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但用户都跑了,那这事儿,再风光也只是个短命的买卖。
就像我以前接触过的室内装修行业,那做营销简直就是个大坑。因为装修这事儿,不是一个频繁的消费业务。即便再满意,也没人每天换新屋。
没有复利效应,装修完了就得等个十年八年才有下一波客户。这样一来,品牌价值的积累、忠实客户的口碑,都像是沙漠里的水滴,难以沉淀下来。
因此,对于任何希望长久发展的企业而言,构建稳定的客户基础,确保每一次交易都能转化为未来更多的机会,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否巧妙运用复利原理,将成为衡量一家企业是否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在中国,那些成功的公司,几乎都是在小切口里找到了突破口,然后才一路狂奔,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所以,咱们要是想创业,或者让现有的生意更上一层楼,也得学会找那个小切口。
现在留给创业者的机会,已经没有那种大平台、大机会的了。全都是小机会,全都是在细分市场中做成大生意的机会,也就是“小池大鱼”。
怎么在细分市场中成为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品牌?答案就是,不断细分市场,让对手变少,让自己成为那个细分领域的王者。
有两个做女装的99年和97年的小伙子,他们没在女装这个红海市场中挣扎,而是在女装前面加了两个形容词,一个是“纯欲辣妹装”,另一个是“炫酷风少女装”,结果一年时间各自卖了一个亿!
这就是品类创新的小切口,这就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所以啊,别总盯着那些大市场、大机会不放。有时候,小切口、小机会,反而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在小池塘里做条大鱼,也挺好!
最后,我想说的是,创业这条路,虽然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只要找对了小切口,靠自己的能力圈打好基础,重复做对的事,享受那种越滚越大的好处,你就能走得更远、更踏实。
创业不在于跟风,而在于踏踏实实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请点赞、在看、转发为我加油
👇关注我👇
每次解决一个商业问题
如若喜欢,欢迎关注我哦!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