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统认知里,悲剧总是能够给人留下极为深刻且意义重大的印象,然而喜剧却常常被当作仅仅能够带来欢乐、毫无深度内涵的“小角色”。但在读完这部剧本之后,我完全扭转了对于喜剧的这种片面看法。
一开始,我认为其中的人物善恶界限分明,矛盾冲突也是清晰可见。就比如福斯塔夫试图勾引福德大娘和培琪大娘,他仿佛就是邪恶的典型代表,而两位大娘则充满了智慧。但是,当对剧本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时,我才突然发现情况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福德察觉到福斯塔夫的勾引行为,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他善妒吗?这背后的情感远远不是这么单纯,看似美好的爱情实际上大多是建立在金钱和名声的基础之上。福德伪装成巴道夫,一方面是因为害怕被出轨后遭受社会舆论的谴责,另一方面也是担心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产受到损害。
再看看福德大娘,她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聪慧,然而在中世纪,女性要想稳固自己的地位,只能依靠丈夫。她之所以戏弄福斯塔夫,部分原因也是害怕自己的家庭受到干扰。
接下来谈谈爱情,起初我对于安与范顿之间的感情也存有疑虑。一开始,我并不觉得范顿对安是真心喜欢的,但经过仔细的分析,我明确了自己的观点。他曾经表示,最初是因为财富才想娶安,可后来却真的爱上了她。但他依然不停地将安的价值与财富进行对比:“你的价值远超这些财富!”这不禁让我陷入深思:真正的爱情难道需要跟财产进行衡量吗?
同时,安的婚事也反映出了社会的矛盾。培琪大娘期望安嫁给卡厄斯,父亲希望安嫁给斯兰德,而安自己却想要嫁给范顿。我们总是觉得安是在追求真爱,可实际上,这三个人的社会地位差距并不是很大。倘若范顿是个贫穷又丑陋的人,安还会选择嫁给他吗?
在我看来,这部喜剧中所呈现的爱情、婚姻以及出轨等社会矛盾,其根源其实比较简单,那就是每个人都渴望追求自身的地位和财富。以至于到最后,我们很难清晰地辨别出谁是善良之人,谁是邪恶之徒。在这个看似善恶分明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被现实磨平了棱角。喜剧的矛盾常常浮于表面,人物形象也相对比较单一,不过这却能让我们在轻松愉悦中构建起新的世界观。透过剧中的社会矛盾,我们也开始切实地思考现代社会中的爱情纠纷、社会地位以及社会财产等现实问题。我认为,这就是喜剧的价值所在。
就像我所看过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在这部剧中,怎么说是正义与正义的对抗呢?他的命运是杀父娶母,但是他在不知道父亲是谁的情况下被袭击,为了自保杀了父亲,在不知道妻子是母亲的情况下娶了她。这对于他来说是正义的,可当他知道了神的预言,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他们的立场不同,但又都是正确正义的,所以这样的冲突更加悲痛。
悲剧的结局常常伴随着主人公的死亡,而喜剧往往是以皆大欢喜作为结局。我觉得,这二者所传达的深刻内涵是有所不同的。喜剧或许更多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某些现状的向往,而悲剧则更侧重于阐述对当下的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