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这本书来自伊尔斯·桑德《高敏感是种天赋》。
这本书,是在我看到封底的一霎那就决定好好阅读一下的。它说,“如果你有这些特质:责任感强;被误解就会很紧张;容易压抑自己的想法;觉得好像经常麻烦别人……那你就应该马上阅读这本书。”
然后,我发现我中招了。
我会因为一份也许不属于我的工作范畴的事情担心,生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会在脑子里经常预演事情的走向,甚至会因为一点细节回忆不出来而坐立难安;我会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如果被误解就觉得难以自洽;在人际交往场合,我好像总是觉得与气氛不融合,有的时候觉得想说插不进去,不好意思,有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但是内心还是觉得因为疏离感的存在而多少有点不自在……
所以,我想,我应该属于这本书所说的具有“高敏感人格”的人。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在于,高敏感就是一种人格特征,绝对不是人格或者性格缺陷及不足,不需要去克服,去怀疑。
高敏感是一种天赋,也是一种礼物。
但是,高敏感型人群因为一些特点,难免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一些方法和练习才能生活的更加自如,其中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部分,就在“人际沟通”方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高敏感型人格及其特征
与敏感型人格相对应的是复原型人格,如同人分男女一样,这只是对人格特征的一个大类的划分,无所谓孰优孰劣
顾名思义,高敏感型人格即是在敏感型特征更为明显的那一类。而这些人也并不是特例,在我们身边,每5人就有1人是高敏感型人格。
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把“高敏感型”同“内向”型性格等同,这样的划分也是不科学的。研究表明,30%的高敏感型人,是社交活动中的活跃分子。而更多把高敏感与焦虑、抑郁等同,则更为荒
高敏感型人,在特定的场合,尤其是不安全、不舒适的环境中会有这样的感受,但当环境舒适和谐时,他们也更能够获得快乐的感受。
所以,高敏感型人格究竟具有哪些特征呢?
一、能够感知更多信息
高敏感型人对于信息的感知度更高,这既包括正面信息,当然也包含负面信息。
对于正面的信息,他们更容易被打动,也更容易沉浸其中。他们可能会因为书中的一段好文,或者影片中的一个镜头而收获内心极大的满足感,甚至是路边看到的一朵花,空中一片云,都能让他们觉得美好。
对于负面的信息和环境,嘈杂的声音,恶劣的天气等等,会让他们产生明显的不适应感,更容易被干扰。
比如我,对于南方潮湿闷热多蚊虫的气候容忍度就很低,经常因为天气影响心情,甚至在夏天,无论多热的天气我都是长裤长群,因为如果被咬到我很长一段时间的心情都会很糟糕。
而与我形成明显对比的,是苗先生,他对于南方的天气大体是很享受的,对于阳光、雨水甚至蚊虫都没有特别明显的反感,偶尔抱怨雨水对生活带来不便,但是大多数,乐在其中。
二、高度共情,容易被他人影响
高敏感型人更愿意照顾他人感受,他们不愿意在人际关系中起冲突,愿意倾听并且给予他人关注。
他们不喜欢争执,如果遇到意见相左的情况,只要不涉及底线,他们宁愿选择沉默,跟着对方的想法走;他们能够耐心的倾听别人的感受,很多时候能够感同身受,总觉得这些事情也跟自己有关系;他们能观察到周围人的细节,细致地捕捉到对方的需求。
这样的特征会让敏感型人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能够建立与他人的深度关系,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很容易成为他人负面情绪的“垃圾桶”,听完之后自己难以自拔,产生自我消耗;他们会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为了获得他人的“友好”和“关注”,愿意委曲求全,甚至去“讨好”别人。
除此之外,高敏感型人格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对于风险的把控意识更强,对于精神世界有较高的追求,对于生活的要求比较高等等。这些特征可以从上述两个基本特征衍生而来去理解。
而正因为对外部信息和他人感受的高度敏感性,该特征的人群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一些不舒适感,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他们缓解这种不适感,从而获得更加舒适和自如的人际交往的感受。
高敏感型人群如何进行舒服的人际沟通
高敏感型人,在人际沟通中,最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好好地爱自己,接纳与尊重自己的诉求,减少内耗。
只有自己与自己和解,并能够关照内心的感受,他们自然能够从人际交往的困惑中走出来,享受期间的过程。
具体怎么做呢,下面这些沟通技巧或许可以帮助到你,帮助你合理地设置界限,更好地掌控对话,避免在对话中被信息吞噬而迷失自我。
1、关注自身,学会叫停。
因为高敏感者容易把关注点放在他人身上,所以造成在沟通过程中自我的过度消耗。因此,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关注点从他人转向自己,跟着自己的心态变化学会在该调整的时候,按下“暂停”键。
你觉得累了,可以告诉对方,“我们可以休息一下吗?”
你觉得需要更多空间和时间思考,可以告诉对方,“我需要更多时间想想你说的东西。”“我需要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调整好了我告诉你。”
你觉得对话的内容让自己不舒服,可以告诉对方,“我觉得我们现在谈的内容有点不对,我们可以先聊一下问题出在哪吗?”
关注自己的感受,学会真实地进行自我表达。
2、及时反馈,避免猜测
高敏感者的困扰,有时候来源于对方想要表达的和你自身理解的是两码事,“他人眼中的自己和你认为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两码事。
如果你真的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那就去获取真实的看法,不要去在脑海中演绎出你认为的看法。
而,获取的方式就是,反馈。
想要了解对方怎么看待你,你可以直接问问他,“在你心中,我现在状态如何?”“你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要去猜测对方对你的评价,去听听真正出自他人的评价,或许比你认为的你自己更加好。
想让对方了解你的处境,你可以直接问问他,“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想?”
给对方一个走进你的机会,也给自己一个了解对方想法的机会。或许,当你愿意打开自己,让对方走进你的时候,你也走进了自己。
想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你可以直接问问他,“你想听听我的看法吗?”“我刚刚给你讲的这些对你有什么影响呢?”“对于我刚才讲的问题,如果你能给我一些反馈,会对我很有帮助。”对于自己关心的问题,主动地去表达,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主动去争取。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
想要澄清自己的想法,你可以直接问问他,“我觉得我应该告诉你我刚才听到的是什么,避免理解有误。”对于不愿意相信的东西,不理解的东西,或者感觉不好的信息,可以勇敢地去澄清,只是多问一句,也许你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即使,结果依旧不是自己乐见的,至少你确定了,不会自己内心翻滚,不停地纠结。
3、掌握分寸,游刃有余
高敏感者喜欢深度交流,对于有价值的对话更有兴趣。所以,高敏感者需要掌握好自己交流的分寸,能深能浅,自己调整好掌控好节奏,就能够在沟通中获得更强烈的满足感。
当你想和对方进行深入的交流时,你可以通过追问,“可以说的更详细一点吗?”或者“可以举个例子吗?”的问题聚焦讨论的焦点,使得问题更具针对性;或者分享个人的经验和感受,具体的事件能够更好地延展话题。
当你想和别人结束某个深度对谈,而转换到浅层交流的模式,泛泛而谈或者解释说明都是不错的选择。
比如,A说,“我有点累了。”如果B说,“你干什么了,怎么感觉最近确实很疲惫。”那就是往深度对话的方向走;而如果B说,“每个人都会时不时有这样的感觉。”那他就是没想跟你深聊下去,这个叫做泛泛而谈。
再比如,A说,“我情绪不太好,感觉精力很差。”如果B回应说,“我最近也是这样,老是觉得焦虑,晚上睡不好觉,皮肤状态也很差,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拿昨天来说,我睡了一天,还是觉得很困。”这就是他用自己的例子,愿意跟你交流的表现;而如果他说,“你睡得太晚了,多喝点热水就好了。”哈哈哈,那他就是用解释说明,在敷衍你,他想赶紧下个结论,然后结束这段对话。
以上,就是高敏感者可以更舒服地参与到人际沟通中的一些小的建议。
大家注意到了吗?核心就是,学会更直接地进行自我表达,更加懂得去关注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陷入自己明明内心很反感却还装作高兴的样子。
高敏感是一个礼物,这个礼物提醒我们要学会更加爱自己。
当你学会爱自己,你就拥有了和世界好好相处的钥匙。
做自己,爱自己,致麻木世界里的高敏感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