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成长》的作者是一位治疗负面情绪的心理学家,他花了大部分时间聆听几千万来访者的烦恼,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想在人生中有点作为,但恐惧却一直挡着他们的去路。
天赋教练艾菲指出:人生中的大多数问题,来源于不成熟的心智模式。
当自己成长起来,心理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心智开始变得成熟,人格得到完善时,问题的解决方案自然会出现。
《内在成长》的作者也在书中讲述了心智成熟的人是如何思考,提供了一些方法帮助我们加速心理成长。
1、可能性思考
人在什么时候会失去理智?大脑被杏仁核挟持的时候。
杏仁核是大脑中产生恐惧的地方,它的反应速度比理智脑要快,一旦杏仁核主导全局,人就避免不了做出愚蠢的事。
某位网友分享过她的烦恼,她老公曾经遭遇前任背叛,跟这位网友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疑神疑鬼。
她老公天天打电话过去查岗,她晚上加班回家晚了还要向他说明情况。 有一次,她老公出差故意提早一天回来,为了突击检查她有没有偷情。
她越来越受不了,便故意不接电话晚回家刺激对方,还吵了架。两人的关系跌至冰点。
这位网友的丈夫明显是被内心的焦虑恐惧牵着鼻子走,以至于妻子稍微不顺心意就引爆情绪。
心智成熟的人不是不会焦虑恐惧,而是不会让情绪占据大脑。
如果那位丈夫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他就会在冲妻子发火前停下来想想,妻子晚归不接电话除了偷情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只要如此一问,就不难想到,有可能是忙着工作,或者路上塞车。
解放大脑,恢复理智,做法其实很简单,只需问问自己现在发生了什么事,除了目前想到的解释之外还有哪些可能。
当焦虑来袭时,请提醒自己,工作、关系或是争吵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你心中对这些事情的想象阻碍了你的路。
2、回归具体问题,寻找多种解决方案
大家知道那个2022年初被确诊为“不死癌症”的女生李菜菜吗?
26岁就成了残疾人,走路要靠轮椅。父母劝她放弃治疗,男友提分手另寻新欢。
然而时隔两年,她攒够了手术费,成功植入假肢,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了。
命运曾经抛给李菜菜一个残酷的现实问题,而她却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坚毅的个性,交出一张精彩的答卷。
像很多普通人一样,这突如其来的厄运也曾压得她喘不过气,她又是如何熬过一关又一关?
《内在成长》说,你越是把焦点转移到想象中的大灾难上,越是让自己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少了改变的弹性。关键是,要把问题缩小,从“所有事都永远完蛋”回到“或许发生了的单一事件”上。
李菜菜做法,正是把问题缩小。 “我觉得去想如何处理很遥远的事情,会难过,会觉得煎熬,那就不如不去想,只要想想明天干什么事情,过好明天,好像就变得没那么难。”
就凭着过好明天的信念,她熬过了一天又一天,活到现在。
遇到问题,小孩子会哭泣,内心脆弱的成年人会抱怨,心智成熟的人则会找解决办法。
找工作期间,李菜菜饱受歧视,遭遇无数次拒绝。
除了线上投简历,她还去过招聘会,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却被领导强留加班到凌晨。 她想过再不济就去厂里拧螺丝,后来发现拧螺丝也不要她。
濒临绝望终于找到了一份居家客服的工作。她又开了个网店作为兼职,还接了视频剪辑的活。一切都有了生机。 办法总比困难多,你没想到并不代表没有重点是拓展思考,想出更多可以迈出下一步的方向。
正如超级演说家的刘媛媛所说,她习惯把遇到的问题写下来,然后在后面写上这个问题的所有解决方法,一个不行,就去换另外一个。
试着试着,这些问题就都被解决了。
3、弹性预期管理
每个人心里都有美好的期待,而期待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
世界不是为某个人而设计的,有期待就会有落空的可能。而这不代表期待就不值得拥有。 心智成熟的人,既会为美好期待投入精力,努力奋斗,也能接受事与愿违的结果,因为他们具有弹性心态。
《内在成长》说,弹性的心态,是让你保有清晰的目标,去达成你能控制的,而对于你无法控制的,则要保有弹性。 所谓弹性,旨在可改变,是为了应对我们不能控制的部分。避免期待落空,就需要弹性心态。
你可能期望今年能存下5万,尽管按你目前的收入消费水平来看能够达到,若中途来一场疫情或行业整改导致降薪或失业,存款就要缩水了,而这些变动因素都是你没法控制的。
因此,当我们的预期与现实不符时,不仅找出自己的原因,还要找出不可控的部分,重新调整预期,针对你可以控制的事物许下期望。
你希望新增一百位粉丝,而关不关注你是别人的事,你能决定的是写什么样的选题、一天写多少篇文章发布。
你想做一个月一百万的销售业绩,但客户买不买账你控制不了,你只能决定打多少个销售电话见多少个客户、以什么样的话术向客户推销产品。
那些经常希望落空的人,很可能一开始对事情的期待本身就不合理。
《你值得拥有美好》一书提出过三种目标: 高级的目标是那些你跳起来才能够到的,中极的目标是你伸手能够到的,初级的目标是你完全可以轻松够到的。
这完全道出了弹性管理的精髓。
我们管理预期时,高级目标可以有,但设置一个就够了,因为经常跳起来会很累。
心智成熟的人会定下可以快速达成的小型目标,通过一个又一个目标的达成,创造出动力,获得人生掌控感,从而更自信、更从容淡定。
4、把失败看作成功路上的一部分。
爱因斯坦到了4岁才会说话,被人认为成不了大事,可长大后他却成了物理界的杰出人物。
乔丹曾因为缺乏技巧而被中学篮球校队踢出来,这也不影响他后来多次获得NBA冠军。
周杰伦给天王天后写过的《双节棍》、《可爱女人》等五首歌,都被拒绝了。可后来他自己发布之后却火了起来。
几乎每一位有成就的人,在成功之前都会经历数不清的失败与挫折。 若是内心不够坚定,心智不够成熟,误解了失败的意义,必会半途而废、知难而退。
《内在成长》说,成功的人都知道,若不想失去热忱,就要预期失败是过程中的一部分。
不要把失败和失望时刻当做路的尽头,而是当做一段曲折迂回的道路,最终都会把我们带向美好的地方。
愿你能到达成功,也愿你能拥抱失败,享受人生的旅途,不论高低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