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移动应用的表单设计

减少输入

移动应用受键盘输入效率的限制,不适合做太多的数据录入工作。建议使用接口减少用户的数据录入工作。具体场景有:
1.要求输入地址时,可通过获取用户定位减少用户必要的数据录入。
2.要求填写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时,可通过访问用户设备相机、相册通过上传图片的方式减少用户必要的数据录入。
还可以通过提供默认值的方式减少用户录入工作,但注意默认值支持用户自由的进行修改,保证用户的控制与自由。

再认而非回忆

当应用不得不让用户进行录入时,建议提供选项、slider、audio 或 picker 等控件,而非提供文本输入框。
选项不但可以减少用户手指录入的负担,也能减轻用户大脑记忆的负担。

格式提示

预期错误发生后要求改正,不如在一开始就防止错误发生。
在用户录入数据前给予格式提示可以有效的帮助用户进行数据录入工作,提高用户体验。
格式提示有 2 种类型:
1.文本框内缺省提示。提示强度较弱,当用户开始录入数据后提示将消失,适用于格式较简单的提示。
2.文本框底部提示。提示强度较强,提示文案常驻文本框底部或临近位置,用户在录入数据时可实时查看格式提示,适用于格式较复杂的提示,例如用户名、密码等 string 类型的文本框。

防止过度提示,类似手机号码等文本框,无需在提供多余的提示打扰用户。

即时反馈

用户在录入数据时希望知道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系统将如何处理“我”所录入的数据。
即时反馈可帮助用户快速的发现数据录入的错误及时修改,提高填写表单的正确率。
可在用户录入时实时监听文本框的值变化事件,若格式正确,则立即给予反馈(在当前录入区域以绿色图标等表意符号进行反馈);在文本框失去焦点时判断,若格式错误则可以使用强度稍强的方式提示录入有误。

注意反馈的力度。根据表单的性质以及对应值的关键程度需要把控好反馈的强度,例如密码错误等关键错误提示,需要使用强度较强的模态弹窗进行反馈。(关于把控反馈强度的心得,将在今后的文章中分享 :-) )

系统对用户的反馈往往有 2 种工作模式:

  1. 本地进行。例如判断手机号码格式(1 开头的 11 位纯数字)。
  2. 需要请求服务器进行验证。例如判断手机号是否已注册会员。

第 1 种工作模式由于可在本地进行,占用系统资源小,可动态监听、即时反馈。
第 2 种公众模式由于需要请求服务器,建议在用户点击“提交”/“登录” 按钮时再反馈(注意此时需要再按钮上提供系统正在处理请求的局部反馈)。

以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