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家乡的传奇
——参观孙庆禄先生书画展有感
从我第一次
听说您的名字,到今天在展厅里观赏您的书画作品,这30多年里,经常听到父老乡亲称赞您的话语。站在您的画像前,我肃然默立,代表家人向您致敬!您是家乡人的骄傲,您是家乡的一个传奇!
展厅里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让我心潮起伏,仿佛看到了当时您挥毫泼墨的情景。“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信仰!
一副《夜行黄沙道中》笔走龙蛇,酣畅淋漓,大概您眼前呈现了庄稼丰收的景象吧?
您画的最多的是牡丹。不管是绿牡丹还是红牡丹都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惹人喜爱,可见您画技高超!
您为朱东水先生改诗,其中一句“城乡巨变思邓公”您说思邓公改为思党恩。没有党和毛主席的恩情,就没有今天的好生活,不是邓公一个人的功劳,彰显您大格局大情怀。
您给一位请教书法的同志说,学书法不能光从技法上下工夫,要多涉猎其他的学问。这番话让人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就像学诗的功夫在诗外一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跟着您工作过的同志参观画展之后,他们写的文章里流露出深深地敬意。可见您是一个平易近人,肯提携新人,知恩感恩,品德高尚的好领导。
90年代,您担任县委书记期间,经常出现在各类官方媒体中,那时候觉得离您很遥远。
婚后家宴上,爱人的祖父拿出盒西湖龙井茶,自豪的说是他的学生——孙庆禄回老家特地送给他品尝。然后老人家一边品茶一边就讲起您上学时勤学苦练的故事:凡是老师讲授的笔画,您都能书写到位;凡是要求练习的字您都一遍遍临摹坚持不懈。据说后来您手指握笔地方都磨起一层茧子。您不仅是领悟能力强,而且专心致志,一提起笔来便心无旁骛!老师从您身后走过去,悄悄观察您起笔收笔,您都不知道。在那级同学里,因为您聪颖好学又肯用功,所以大仿上得的红圈圈最多。您是老人家最得意的学生。
1998年政府推行村村通工程建设,为了让乡亲们出行方便,您和孙桂香县长积极出面协调,使这个工程顺利进行,孙庄村率先旧貌换新颜——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乡土路变成了平坦光滑的柏油路。父老乡亲称赞不已,沾了咱村里父母官的光哇!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家乡人不会忘记您们为村里做的贡献。
人到中年,为了陪读我来到了县城。一个周日上午,孙光元老师开车带着姑(孙老师的爱人)和我去双海湖玩。双海湖边绿树环绕,湖水碧波荡漾,真是风景如画!在双海湖的东南角矗立着一块巨石,刻着欧阳中石题写的“中国书画之乡”几个红色大字。孙老师告诉我,这是庆禄的功劳啊!他是县委副书记,自己写得好画得好,特地带队去江南学习请教。让本地的书画家们走出去,把高水平的书画大师们请进来。观摩书画大师们创作,欣赏他们的上乘之作,提高整体的书画创作水平,推动高唐书画艺术的发展。
听孙老师说,您工作繁忙平常没有时间回村里来。您父亲生病的时候回来看望,每次都是在村外就下车步行,遇到乡亲热情地打招呼,没有一点儿官架子。
面对着巨石,我们沉默了一会。不由得叹息,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现在说起高唐,很多人都知道是中国书画之乡,这里人人爱泼墨,户户习丹青。书画艺术氛围愈发浓厚。有多少人知道是谁奠定了高唐今天书画艺术发展的基础?
是谁让李苦禅、孙大石这些书画大师的艺术成就被人们熟知,他们的故事广为流传?是您——孙庆禄。
您热爱书画,更热爱社会文化事业。您分管全县宣传文化工作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要把高唐建设成书画艺术之乡。借助书画特色,让高唐有长久的发展,你高屋建瓴的智慧让高唐人受益无穷。
您躬耕墨田,亲身力行推动了高唐书画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每个高唐人都应当铭记在心!翰墨丹青歌盛世,德艺双馨永留芳!不正是您一生的写照吗?
一个农家子弟,靠发奋读书改变了命运,走出黄土地,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您曾经写到“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您发自肺腑之言。这正是您高尚品格的写照。
您是家乡人的骄傲!您是家乡人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