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与发起6期海波的“北京第一站”的文创产业园的众筹项目,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感受到对于项目评价的角度不同,带来的价值感知问题。体会到对于架构师而言,如何让各方参与者充分了解项目的价值是个技术活,需要建立在对项目充分了解基础上的系统思维。
首先是在对待项目的态度或观念上。对于项目的所有者或者说第一发起人,因为是Founder,所以对于项目一定有极强的自信,这是必须的,这也是构成项目成败最重要的基础保障。但是也可能太相信自己,难免会掉入到主观意识中,掉入到“我是最好的,不是我的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的误区中。所以,作为架构师,要保持中观的洞察。既能够帮助参与者看到项目的综合价值,又能够时刻提醒第一发起人回到中立的判断上。
其次是对项目的综合评价。众筹的项目一定有一个明确的标的物,但是价值往往是超越标的物的。只是在参与购买或者投资的过程中,习惯性的思维容易带来参与者只关注在标的物本身上,这会让项目的综合价值得不到体现,如同珍珠藏在蚌中,只看到蚌丑陋的外表就会忽略内藏的珍珠的价值。比如:1898咖啡馆众筹,价值在于股东互动产生的衍生价值,咖啡馆本身是否挣钱不是核心。如果我们停留在“我不喜欢喝咖啡,投资项目一定要盈利”上,就会进入误区。不只是看不到项目本身的价值,也会对后期项目的运营产生误导。再比如海波的“北京第一站”项目,项目的价值核心不是在房子,而是以房子为依托,参与者构建的圈层和社区,并因此而生发出来的众筹项目或者投资项目。如果纠缠在房子,就会掉在:房子投资是否值得,我是否需要房子上。但是如果着眼在与房子相关的“人”上,带来的思考就是,这群人在一起能成就什么样的事,在这些事中,我能有什么样的创造。而房子本身就成为一个保值的额外的收益了。
概括下,这个综合评价包含两个层面,用管理学的术语:一个是保健价值,项目保本,不亏;一个是激励价值,未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有因为人群聚合产生的增值效应。
第三是“我”能够带来的贡献和价值点。众筹是筹人、筹资、筹智的过程。转换视角,对于参与者,是投人、投资、投智的过程。投人是投入自己,你要参与,就要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资不只是投入资金,还包括你的资源;投智就是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也包括你整合资源的能力。所以,对于参与者评价项目,需要去评判自己能够带给项目的价值在哪里?这会避免自己调入到利益陷阱中。相比较于显性的利益回报,隐藏的时间和精力价值以及你的信誉品牌价值是长期的,重要的!
综上,用中立的态度去观察,系统思考项目的价值,判断自己能够创造的价值和贡献,这是参与一个项目的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