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孤独
很多人给海明威打上的标签都是“迷惘的一代”,我更想把他称作为“坚持孤独的人”。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孤独的。哪怕是喝一杯水、迈一次步这样简单的事情,每个人在内心都做着无法和别人交流的选择,更遑论是该如何度过漫长的一生这样宏大的生命议题。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太多的口水、太少的善意,大多数人选择做一个和别人看起来一样的人,这样来保护自己不受那么多不必要的嘲笑和伤害,久而久之,就忘了自己的本心是什么样的。
我记得小学时,上到高年级,每次做作业,都要先问一下同桌用圆珠笔还是钢笔。只有在确认我和她一样时,才敢动手写字。想来从那时候起,我已经开始害怕孤独了。整个上学时期的小团体、步入社会之后的各种攀比风气,又何尝不是对孤独的恐惧催生的产物。每一个人,都在忙碌着让自己合上这个社会的节拍,先是生活方式,再是物质生活,最终,连思想,也变得千篇一律,不再有本来面目。
可是海明威不。他一生都坚持孤独的思考、孤独的生活、最后孤独的死去。很难说是海明威选择了孤独,还是孤独成就了海明威。如果他也早早的选择了社会主流的生活方式,他还会不会有文学上的成就?小说的主人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有爱他的女人陪伴,可是他所想的,都是自己在思想里做过的事情,全然与这个世界无关。这样的孤独,如果不是自己坚持,又从何而来呢?
孤独是上天给每一个生命最公平的馈赠。有足够多勇气的人,可以驾驭它;没有勇气的人,选择无视他,做一个人云亦云的人。海明威不属于这二者任何之一,他只是终其一生“坚持”了孤独,并没有完全驾驭它。所以,他被人称作了“迷惘”。
二、关于生命
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但几乎从未有人可以给出明确的答案。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都觉得,生命的意义是:尽可能多的经历。但是这似乎也并不尽然。经历之后呢?经历之后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未知永远存在,可是生命有尽头。许多人因为对这一问题的困惑,一辈子生活在无法满足的痛苦中;另一部分人,干脆放弃了思考,一生麻木度日,在年轻时已经承认自己死了。
我想,海明威在无数次想要自杀的时候,一定也对这个问题困惑不解。从这篇作品里,我们似乎可以窥探他的零星想法。主人公的生活丰富多彩,因为享乐,他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写作。但在知道自己即将死去的时候,那些曾经带给他享乐的花天酒地的生活在他心目中毫无乐趣可言,他想到最多的事是他喜欢的写作和未完成的作品。当他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他忍受着身体的痛苦迫不及待的开始写。
海明威通过这个虚构的主人公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就是: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人生本该如此。只是这个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有那么多的我们看起来美好的事情诱惑着我们。我们总想着,或许这里有我不知道的快乐可言,我们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让自己去做看起来很值得做的事情。而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在这样无头苍蝇似得乱撞中蹉跎掉了。
三、关于死亡
中国从不缺少意识的东西。老庄孔孟,过了几千年依然被当做国学的精粹。与其说是人们将其奉为国粹,不如说是要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竖起一面面对死亡的盾牌。中国人对死亡,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所以很难见到像《乞力马扎罗的雪》这样大胆直白的作品。
这本书让我想起余华的《活着》。因为我自己生长在农村,我深信她笔下富贵这样的形象存在于现实生活里。比起用‘’坚韧来形容这样的生命,我觉得用‘’深深地无奈更合适。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对痛苦的忍耐力远远多于对死亡的恐惧。他们不会有本书主人公那样的思考能力,更没有改变现状的能力,所以,即使亲人全部离他而去,只剩下一头黄牛为伴,富贵也还是默默地和往常一样生活着。那不是乐观,那是思考能力的缺失。余华没有在作品中展开对富贵的心理描写。我相信,即使他想写,也写不出海明威这样的犀利。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长的生存都很艰难的时间。在潜意识里,活着,就是人对于大自然的胜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我们太重视那座青山,而忘了打柴。
本文的主人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对生命、对死亡的思考。他当然害怕死亡。但那种害怕,不是我们民族中表现的恐惧。他在乎的不是是否有人陪伴在身边、不是死后的归宿,而是依然理性的思考。他知道死亡终会到来,生命的终结不是因为死亡,而是在死亡之前,漫长的一生中所做的事情。那些事情,一点一点的将生命推向“死亡”这个最后的驿站。
对于死亡,我想任何一个作品的描述都是不可靠的。因为既然能够活着书写下来,那么作者就不能算直面死亡。直面死亡的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到底思考了什么,是不得而知的。海明威最后是自杀,在这之前,他一定无数次的想到死。这部作品,或许就是他某次轻生念头过后的成果,让我们得以窥探他对死亡的态度:对自己未完成自己喜欢的事情牵挂不已;追求更加宏大的人生意义。
但又有谁,可以在这两件事情上做到圆满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生,不可能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