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教人们如何沟通的书可是不少,但大多数畅销书里谈到的只是“术”,让你从技能层面掌握跟沟通技巧。而《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不仅仅介绍“术”,更重要的是介绍关于沟通的“道”,让你从深处理解为什么需要沟通。
本书是由罗纳德·阿德勒和奈尔·道恩合著的,两人都是沟通领域的资深学者。除了这本书外,罗纳德·阿德勒还出版了六本其他关于沟通的书。内容涵盖了社交技巧、商务沟通、公共演讲、小团体沟通等等。
我们看一本书写得好不好,有一个核心的指标是看它的再版次数。这本书已经再版15次,足以见其畅销程度。
这本书主要从看人入里、看出人外、看人之间三个部分全面介绍了影响沟通的各种因素。本文先介绍看人入里方面的内容,看一个人自身的因素是如何影响沟通的。
自身因素影响沟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自我概念、知觉的影响、情绪的影响。
自我概念
自我是什么?自我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比如你觉得自己勇敢、善良、富有同情心、勤劳刻苦等等。那自我的概念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
自我概念如何产生
影响自我概念形成的第一个因素是他人的评价,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之上的。比如别人觉得你很善良,那你潜意识里就会为了维护自己善良的形象而做更多的好事,来加强自己在别人眼中善良的形象。
这里要提一个特殊的别人——重要他人。心理学上“重要他人”概念指的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对我们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人,比如你的父母、伴侣、领导等。重要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比一般人对我们的评价的影响大得多,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感受和情绪。
比如在青春期时期,别人都觉得你叛逆、不听话,但你父母就是认为你只是有点淘气,那你可能你不会偏离正轨。而如果父母也觉得你叛逆,无可救药,那你可能真的会在叛逆的路上越走越远。
第二个因素是社会比较。我们借着和别人对比来决定自己是优于别人还是劣于别人,是聪明还是愚笨,是成功还是失败……这都取决于我们拿来比较的人。比如有的人喜欢拿模特的身材来和自己对比,觉得自己是个毫无魅力之人,从而形成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社会比较除了让我们感觉到优劣之外,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确和别人的相同或不同。比如一个喜欢跳舞的小孩,在一般的环境里,别人可能认为她是不务正业。但若是在一个练舞室里,周围都是和她一样跳舞的小孩,那她可能会在舞蹈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自我的特征
那自我概念有什么特征呢?有两个特征。
-
主观
第一个特征是主观。自我概念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会受到自己的经历、价值观的影响,往往很难做到客观。
比如80%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而当我们经历负面情绪时,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会很低。所以,自我概念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并不一定正确。
-
难改变
第二个特征是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很难被改变。每个人都有证实偏好,即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我们会自动搜集能够证实它的证据。
自我概念也是一样,形成了某种自我概念,我们会主动发现能够证明这种自我概念的证据,从而加强这种自我概念,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认知保守主义”。
自我概念如何影响沟通
自我的概念一旦形成会影响一个人看待自己的方式,进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验证预言”。它包含四个流程:
(1)持有某种期待(自己或他人)
(2)表现出与期待一致的反应
(3)期待如实发生
(4)强化起始的期待
自我验证预言也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自我强加的预言,它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期待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据研究显示,相信自己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劣势的人比一般人更少的去追求人际关系,肯定自己学习能力的学生比普通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好。
第二种自我验证预言的形式为他人强加的预言,它指的是别人对自己的期待会影响自己的行为。“罗森塔尔效应”就是证明他人强加的预言是如何影响自身的行为的。
如何减小自我概念的影响
说了自我概念的特征以及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沟通的,有什么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在沟通时减小自我概念的影响呢?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种叫自我坦露的方式。
自我坦露指的是有意识的透露与自己有关的,不为人知的事。如何审视自己的坦露是不是有意识和不为人知的呢?心理学家通过“乔哈里视角”将我们在与他人沟通时的事情分为了四类。
其中第三个象限里的隐藏区是我们坦露的重点。
那自我坦露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个好处是宣泄。有时候我们的情绪被过分压抑,需要找一个宣泄口来发泄。这时通过向别人坦露,可以释放自己压抑的情绪,有益身心健康。
第二个好处是互惠。有研究显示,一个自我坦露的行为会增加对方自我坦露的可能性,从而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对维持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自我坦露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是见了谁都要坦露自己。
第一个原则是看你要坦露的人和自己的关系,关系好的可以多坦露,关系不好的少坦露。第二个原则是看场合,向别人坦露自己的时候尽量在人少的私人空间,人多的公共场合就不适合坦露自己。第三个原则看风险,对自己风险大的少坦露,风险少的可以适当多坦露。
知觉
第二个影响沟通的自身因素是知觉,这里的知觉不是身体的的感觉,而是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和认知。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知觉基模”,它是指每个人都有一套不同的方案来组织自己对沟通者的印象。我们会按照不同方式将人划分成不同的类别,比如按照职业将人分为老师、医生、工程师;按照性格将人分为内向和外向。
不同的知觉基模会导致我们对人产生不同的印象。比如你见到大学教授,就会觉得温文尔雅;想到运动员,就觉得他们身手敏捷;提起演员,就觉得多才多艺。
分类系统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我们的脑力,但如果过度的使用这种分类系统会导致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产生会让我们很难客观地评价一个人,从而影响我们和别人的沟通方式。那有什么办法能够减少刻板印象对我们的影响呢?
知觉检核
第一个技巧是知觉检核。知觉检核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描述观察到的行为,目的是区分事实和评论。用客观的语言描述你观察到的事实,而不是用评论来代替事实。
第二步为观察到的行为列出至少两种可能的解释。通常情况下,面对一件事情,我们大脑里本能地会基于自己的知觉基模给出一种解释,可能是不客观的。给出两种以上的解释可以让我们更加客观的对事情有所了解。
最后一步是让当事人对行为作出澄清,看与我们的自己的解释是否相符。
举个例子,你的室友快步走出了房间,并大力地关上了房门。如果不经过知觉检核,你和室友的对话可能是这样的:“对我有意见直说啊,那么用力关门干嘛?”“谁说我对你有意见了?”
而经过知觉检核的对话是这样的
“你刚才快步走出房间,还大力地关上了房门”(描述行为)
“我不确定你是对我生气了”(第一种诠释)
“还是你只是比较匆忙”(第二种诠释)
“你可以告诉我到底是因为什么吗?”(请求澄清)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能够避免掉入刻板印象的陷阱,对别人有更加正确的了解,进而选择更加适合的沟通方式,改进沟通效果。
提升认知复杂度
还有一种减小刻板印象的影响的方式是提升自己的认知复杂度。
认知复杂度是指一个人看待事情的角度的丰富程度。看待事情的角度越丰富,越不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的陷阱里,那么他更多的是会看到解决方案,而不是冲突。
提升认知复杂度的小技巧是“枕头法”,枕头法就是由四条直角边构成的矩形,加上中心,形状上像枕头,所以被称为枕头法。
枕头法的核心是换位思考,通过采用不同的立场来分析问题,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遇到冲突时,我们第一反应是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也就是采取立场1的态度。
第一种换位思考是站在立场2的角度思考问题——别人对,我错。通过换位思考,你能够发现别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自己先前在思考问题时的漏洞。
第三个立场是双方都对,或双方都错,看还有没有更合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第四个立场是这个议题不重要,或许是双方都太过于重视这个议题,从而引起了冲突。这个立场提供的角度是让双方冷静下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思考议题是否真的如自己想象的重要。
最后一个立场是四个立场都有道理。经过前四个立场的思考,你对问题肯定会有一个新的认识。虽然在理论上不存在既重要又不重要的议题,但这种思考方式就是让你能够更全面的认识问题。
情绪
最后一个影响沟通的自身因素是情绪,说到情绪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我在你真的了解你的情绪吗?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情绪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影响,也在情绪失调了,该怎么办?一文中介绍了如何应对自己的负面情绪。
那如何在沟通时如何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提高沟通效率呢?
扩充情绪词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常用的情绪词汇都很有限,基本不会超过还行、一般、马马虎虎、不太好等几个词的范围,这在很多时候让别人难以理解我们真正的感受,影响了沟通效果。
而如果我们能够用更加具体、准确的词汇去表达想法,则可以有效避免这种问题。
比如,老板征求员工对于公司管理制度的意见,如果每个员工都告诉老板还行、一般、不太好,但又给不出具体描述,那么老板也没法弄清楚大家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而如果员工告诉老板:“公司的考勤制度太严,让大家感到过于紧张”,或者“公司的考核激励制度不公平,让大家感觉有些沮丧”,老板就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员工的真实感受,并有针对性地做出改变。
因此,在与别人的沟通中,如果我们想要表达某种情绪,就要尽量扩充情绪词汇,用更加精确的词语代替笼统的感觉,使别人能够更清晰地了解我们的真实感受。比如,用我感觉有些焦虑、害怕、烦躁等代替我感觉有些不好,用我感觉很平静、很开心、很兴奋代替我感觉不错。
除了扩充情绪词汇外,平时也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成为情绪的奴隶。当然不是说情绪就一定是不好的,只是过度的消极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不利,所以平时也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平时在管理情绪时,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入手:
1. 监控情绪反应
当你感觉带情绪快要爆发时,提醒自己情绪要来了。这时候你要识别自己此时的情绪到底是什么,是愤怒,还是羞愧,还是恐惧。
2. 注意激发事件
情绪要爆发时,你可以记录下来是什么引起了你的情绪。有意识的记录可以在下来发生同样的事情时,更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3.记录采取的行动
如果实在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不要紧,记录下来在爆发时你采取了哪些行动。是生气的说不出话来,还是破口大骂,还是随手摔东西。记录下自己情绪爆发时的行为,为下一步的评估做好准备。
4. 重新评估
这一步是对之前的行为进行评估。如果你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绪,你可以问问自己有什么感觉,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你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如果没控制好,也可以评估自己采取了哪些行为。宣泄完情绪之后造成了什么后果,你自己又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评估可以让我们对先前的行为有更客观的认识,对以后更好的控制情绪也大有裨益。
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了解自身因素对沟通的影响,能够让我们在今后的人际沟通中更加得心应手,也有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