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大宗商品相对于个人购买力而言,比如说月入5k花费7~8k算是大宗商品,对于月入5w花费1w以下可能都不算大宗。
02/大宗商品对消费者而言购买成本偏高,这意味着后续弃用、更换的成本大,同时也意味着长周期使用,需考虑使用体验和结果。
03/了解商品,有如下逻辑——起源,功能(亦同满足什么需求,解决什么问题),原理,能够有效的关键点(亦即功能选品的关键),组成结构或成分,市场划分(即价位低中高如何划分,有什么品牌,分别满足什么需求),具体产品及差异,售后服务
04/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有如下逻辑——购买动机(亦即需求,为什么想买),功能选择点,预算范围,预期效果。
05/越是复杂的商品或服务,要全面了解就越困难,要花费大量时间投入,还有信息、认知壁垒。因为有些信息,不是网上能搜索和甄别。
06/通过搜索可以了解大部分信息,让消费者从一点不懂到有所了解。而另外的少部分信息,以及产品与用户个性化的匹配就需要专业人士来协助处理。
07/如果把控预算,那么决策偏向于“预算范围内的性价比如何”——我花了钱,它是否能在同价位产品中更多满足我的需求?——注意:是同价位比较,而不是花低价位的钱,期待高价位的功能。
08/如果预算充足,那么决策偏向于“它是否满足我所有期待”——顶配拉满,到底多有用?多好用?
09/理性决策的逻辑一般是:
1)我为什么要购买?——>2)我需要它起到什么作用?核心作用是什么?——>3)对于核心功能的选购有什么注意事项?避雷要点?——>4)我的初步预算在什么范围?——>5)市场上的产品分段是怎么样?分别实现什么功能?——>6)满足我期待效果的产品在什么价位,与初步价位的产品有什么区别,是否调整功能预期和预算?——>7)最终决策
10/产品、服务或方案与消费者个人相匹配,所以市场上存在的,并不都是消费者个人可选的,超出预算太多和不满足预期太多的选项都要排除,避免干扰。
11/理性决策以最终结果为导向,不过多考虑情感因素,比如说品牌偏好,对专业人员的偏爱,沟通过程中的愉快等等。当然,也可以有,建议是能有意觉察到并依然主动选择,而不宜以情感因素为侧重点,盲目期待和相信。
12/对于大宗商品的购买,也会有专业顾问,提供这几项价值:
1)节省时间。让客户花更少的时间来完成从了解到购买、使用的整个过程;
2)认知恰当。让客户对商品功能、作用边界有合理预期,避免误解或被误导;
3)澄清个性化需求。具体、细分需求,消费者自己都不一定有意识到,需要专业顾问提出;
4)提出可行且契合方案。主要针对基于个性化需求和复杂专业要求;
5)提供决策建议。如果可选项不只一个,那就要在共同基准上说明差异,或哪个更匹配消费者需求,减轻决策难度;
6)方案落地支持。有些商品买了还要正确使用,才能发挥效果,不然买了也是白瞎,更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