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书怀
寒风细雨绵绵毒,黄草病树萋萋枯。
八旬老翁忍惜别,六年子孙难忘度。
寻寻觅觅荒芜路,戚戚惨惨冰心壶。
待到春光还暖日,愿有青山桃花福。
我家是种桃子的。我大表哥也是跟我父亲后面种桃子的。
桃子很难种,也很难卖。我家桃子已经转让给别人了。如今大表哥家的桃子也是同样难逃厄运。六年间,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翁,一直在这辽阔的一方土地干活,老人总是怀着极其真挚虔诚的感情。老人对于父亲和表哥,同样如此。
父亲说,我们在这位老人面前,我们就是他的子孙。这句话触动了我,我深感到父亲的悲凉与无奈。在经历失败后,没有人能够逃脱那种沧桑的挫败感。我们都有努力过,也都有垂头丧气过,就像苏东坡口中所吟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时候我家就有桃林了。那个响亮秀气的名字——金果林,我至今难以忘怀。如今没有一棵桃树属于我家的了。
如此也好,没有花开,便也不会再有花落了。
儿时我家便有燕子窝了,曾经被我捅过一次,后来大学时家里又有燕子来我家驻窝,我们不收一毛钱房租,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燕子在家里拉的粪便,极其容易弄脏墙壁,父亲便用塑料皮将其遮挡起来。燕子们偶得风水宝地,开心极了,很快便又开发了一套房。燕子家族子孙满堂,弄得我们家更加热闹非凡。后来,因为需要再次粉刷墙壁的缘故,燕子窝被漆匠拆迁,我还为此责怪过父母数次。
据说燕子窝泥可以美容,我还信了老娘的邪,试了几次。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这荒唐的事,不知燕子们知道后,会不会嘲笑指责我们一家人呢?
犹记得那会过年回来见到家里的燕子窝已然不在,还感怀地写了一首打油诗。
去年燕儿满庭闹,今日双窝被人掏。
他日春归不见家,莫怪世间情意薄。
儿时因为好奇捅了一次的燕子窝,获得过几只嗷嗷待哺的小燕子。我小心翼翼将小燕子放在外面的纸箱里,翌日便被猫给叼走了,真是气人!(猫不是我家的,农村那样多猫,也不知道是哪家的猫入侵的)
如今长大后,父亲呵护备至的燕子窝,终究还是逃不过这一劫。你要我怪那个漆匠吗?而或怪父母吗?没有人那样幼稚,我最多发发牢骚,而或我只能写下一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让大家都知道我家曾经有燕子窝。如此,而已。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曾经我们苦苦经营的东西,如今消逝了多少?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些留下来的便是珍宝,奇迹。时光带走了父亲的青春,父亲能有什么办法?他哀戚的脸上挂满岁月的流痕,偶尔和我说说话,带着浅浅的伤感,追梦当年的神采与晕影。如此这般,父亲甚至还害怕打扰到我的生活。他向来没有脾气,他有的只是慈悲。他慈悲到无能为力,一无是处。他只能和我这个儿子一起感伤,怀着一丝悲悯,在巨大的哀鸣中抱团取暖。
我想化用叶芝的《当你老了》最后一句,来表达此刻我的心境最合适不过了。——流去的年华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怎样在繁星之间藏住了脸。
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