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小六老师知识管理课还有之前零零散散的积累,整合了一下关于知识管理的知识体系。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让我们从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获取到我们想要的知识,通过分享和反复地刻意练习形成技能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知识管理,无疑为学习加速。知识管理一共分为六个步骤:提问,信息的获取,知识的整理与保存,知识的分享,知识的利用,知识的创新。
一.提问
在做知识管理前利用一个思维工具黄金圈法则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先问为什么学习知识管理,再问怎么学习这个领域的知识,最后选定一个方向聚焦,不断积累和思考。
二.信息的获取
信息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我们生活中所接触的那些都是一些信息不能称之为知识,信息需要经过总结提炼,分类等手段才能成为知识。
信息经过获取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分为系统性数据和碎片化数据。如线下的培训,在线的云课堂,书本都是系统性的,微信公众号,微博,搜索都是碎片化的。
三.知识的保存和整理
印象笔记是一个功能及其强大的工具,可以利用它的三个功能进行知识的保存和整理。第一是笔记本组,可以利用工作流,经验流,知识体系,将笔记本分类。所有的笔记本组,笔记本,笔记都分好类编好号,非常利于知识的管理。碎片化的信息可以收集一次性看,例如利用微信里的我的印象笔记的收藏功能,随时保存自己喜欢的文章,有用的素材到暂存笔记本,然后挑时间全部看,然后将它们分类,分组。第二是它的标签功能。有些笔记是有很多个属性但是只能建在一个笔记本里,这时就可以用标签添加它的附属属性,方便以后搜索。除此之外,建立一个目录索引,复制同一类笔记的内部链接,建立超链接,这样就非常方便阅读。
四.知识的分享
所学的知识必须自己内化才能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显性知识就是能够利用语言、文字、肢体等方式表达清楚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就是虽然知道如何做,但却很难告诉别人或写明白、说明白的知识。从掌握知识角度讲,大量知识以隐性知识形式存在,而能显性化的部分较少。显性知识如事实和原理,隐形知识如一些技能,人际关系。知识的内化方法有很多,RIA便签读书法就是一个集合了总结联系自己的经历以及行动的好方法。此外利用图形化表达复杂的数据也是一个好方法。但是最最重要的是要去做知识的分享,分享是能够让知识存留率最高的方式。
知识分享的途径有很多线上的如写作:可以利用简书以及自己公众号还有微博,语音形式:在社群做分享,荔枝fm以及喜马拉雅电台,还有红点都是很好的平台。线下可以参加一些社群的活动,例如拆书,读书会等。
五.知识的利用
因为知识管理最终的目的是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之前需要利用所学知识做大量的反反复复的刻意练习。刻意的练习有时是痛苦的,但是就是这种逼迫自己离开舒适区的活动让自己不断提升。练习量够,知识内化的程度才够,小六老师日更简书,即便手指敲肿,线上分享200多次,线下也超过200多次,能力不是凭空来的,一定是巨大的训练量积累的结果。
六.知识的创新
创新来源于各个知识体系前的跨界组合,知识体系越丰满,越完善,越更新,产生创新的概率也就越大。
知识管理分为六个步骤:提问,信息的获取,知识的整理与保存,知识的分享,知识的利用,知识的创新。随着年龄增长,时代更迭,阅读量增加,我们的认知也会不断地升级,知识体系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随着我们的变化而迭代升级,这也说明学习会是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