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教育: 话多毁一生。 今天百度了一下“止语”。 猛然大彻大悟, 话多毁的原来是生生世世。
一切众生之生死轮回,皆由于身、口、意三业所致,若消除此三业,可速得解脱。
否则呢?那就是生生世世的虐!虐己,虐人,虐时代!
虽然大家都懂:
善护口业,不讥他过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吉人寡语
但是还是戾气漫天飞扬, 连绵不绝。
百度解释戾气:
中医学中有戾气一说,是和正气相反,和邪气相对应的。
戾气:暴戾之气的意思。即一种残忍,凡事要做得狠,偏向走极端的一种心理或风气。 可以看做杀心重,或杀气的近义词,但更指向广泛一些,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偏爱杀戮残害,比如动不动破口大骂,往死里骂,或对一些小的坏事偏向于非常严厉处罚。同时其指向对象也不一定是一些真正的罪行严重,心地非常黑暗的人。
徒增烦恼,牢骚太重,口业甚重,生死轮回。 不是危言耸听,只是我被惊醒 。
修行人智慧不够时,凡夫烦恼习气很重,遇到不称心如意的事情就会发牢骚;
看人不顺眼就想去纠正人、批评人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冲突、对立和轮回的恶因。
“口乃心之门户”,口闭心沉。此处一静,万物皆景;此口一闭,万籁皆胜;此心一沉,万象可爱。
凡夫喜欢杂心闲话,其实是由于内心里贪嗔痴慢的烦恼习气太重,不说话就难受,总要找话题来消遣消遣,心不在道。
凡夫说出来的话既然是由烦恼习气所引发,就难免对他人的害处远远大于好处,而且又缺乏真诚恭敬心。言谈当中不知不觉就会误导人、伤害人,于是由许多的小磨擦而演变成大磨擦,终于破坏了彼此之间的和谐
凡夫烦恼习气很重,遇到不称心如意的事情就会发牢骚,看人不顺眼就想去纠正人、批评人。 譬如见人说话太大声,就想去制止他,见人关门动作粗鲁,发出巨大的声响,又想去纠正他,见人小便后不冲水,就想去批评他。
止语,指清净身口意三业。俗话叫“闭口禅”,这是一种很高境界的修行。
止语,分为心止和口止。
内在相:心止,随顺所有世俗往来(并非指断绝世俗往来,这会引导修行人进入断灭见,会导致对立面二元境界的产生),来而不拒,去而不留,自在顺缘。内心却熄止一切凡心杂念,以更大地精进清净心。
外在相:口止,是身语意证入合一境界,更是修行人心止外在表现。 不说却知道,不言却胜于言。 身、口、意三业清净后,自然通达“止语”境界。
止语,就可以避免这些过失,逼着自己样样都要忍耐,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慢慢地就会做到“不见他人过,只见自己过”,逐渐就会懂得“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人心”,心渐渐不再被外境所转了。
止语,受到别人的干扰会比较小,于是就有更多的精神照顾自己的起心动念,烦恼习气生起之时能比较迅速地察觉,并且令其息灭,久而久之,烦恼习气就会被控制住。同时也常常比较容易觉察出自己的毛病和过失,也能较快地改正过来,能够比较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清净心。 不跟人说话时间久了,人家也不会找自己说话,不用常常应付人,受到的影响就小,就有更多的时间听经、读经、看书,凡事不闻不问,心里没有忧虑牵挂,心常能保持空灵,心就愈来愈清净,心愈清净就愈有智慧。
止语,人不得不老实,不得不放下种种的要求和意见,凡事合自己的意思很好,不合自己的意思也很好,有也好,没有也好,得也好,失也好,渐渐地就学会了随缘度日,同时也不断学习在一切顺逆善恶境缘中保持心平气和,久而久之,烦恼就能伏住了。
所谓人世天注定,为人者,无语何来罪业?所谓是开口即罪,闭口禅正是己身开口到极点,心亦有所悟,方行闭口禅,闭之人口,方得大果。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说的那样: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请记住,不是所有人都经历过你经历的东西。 在这个世上,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请尊重每一个生命。
“话说的太多,本来没事也会说出事来。”——慧律法师
“闭上嘴巴,苍蝇永远都飞不进来。”
老人常说, 人这一辈子, 能吃多少饭, 能说多少话都是有数的。 过去的日子, 说了太多, 起心动念, 烦恼戾气围绕。 真心希望大家都能止语, 只见自己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