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更加强调以核心素养为本,进一步改革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既关注知识技能的外显功能,更要重视课程的隐性价值,还要关注语文课程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新的内涵变化,提出了四大“语文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文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文知识与能力、思维方法与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要实现这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需要将其科学有效又持之以恒地融于教学实践,要让核心素养教育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每一项教学活动中,走进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诗词教学活动也应重视核心素养教育。
一、诗词教学能加强“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构建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读懂字词句才能理解诗歌语言,理解诗歌语言才能理解深隐其后的思想感情观念态度及情绪理趣等等。古代诗词的创作与今天的学生距离遥远,鸿沟阔深,要想让学生读懂进而产生兴趣,从语言上下功夫是基础也是基本任务。《长恨歌》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很明显“颜色”在这里与今义不同;“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何意?也不能望文生义。要引导学生交叉频道,将文言知识与诗歌阅读无缝对接。“温泉水滑洗凝脂”中的“凝”与“缓歌慢舞凝丝竹”中“凝”也不同,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具体语境细细分析,判断选择不同意义。
古诗词语言最精练也最精妙,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梳理、积累、形成并巩固自己的语言知识体系,也要引导学生分析诗歌语言的精髓,揣摩语言运用的奥妙;还要常作适当训练,培养学生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生动、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拟行路难》中鲍照写道:“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吞声”“踯躅”二词,既写出隐忍不能将积于喉头的愤懑呐喊出来的情状,也写出了内心的矛盾纠结不甘与不满,既生动形象又准确得体。学生在这样的分析品味中会形成自己的语感和运用表达能力。
二、诗词教学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诗歌是最形象的也是最深刻、最讲创造性的文学艺术,它通过刻画人、景、物来创造独特的意境,表达敏感而丰富的思想情感、揭示深刻而独特生活体验和感悟,甚至能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性启迪,学习诗歌能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拟行路难》中“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能给读者非常生活化的直观感受,进而产生联想:“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人生命运也如泻于平地的水一样不能自主掌握。由直观形象联想到了深刻而抽象的人生命运的重大主题,思维由此及彼,学生在体悟这种变化中发展了思维能力。“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为什么要“自宽”?“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不敢言”的是什么?为什么“不敢言”?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种“不敢言”要引导学生研究诗人生平遭际及时代背景,得出恰当的判断。这就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这样的训练,自然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同样是“行路难”,李白在《行路难》中写道:“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同样是借酒浇愁,李白与鲍照心态和表现会一样吗?试着引导学生结合两诗内容发挥想象,写两段文字分别形象地表现两诗中喝酒的细节。要想写好,要求学生能把握人物细微的心理及差异,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三、诗词教学能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湘夫人》中写道:“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为了迎接盼望已久的爱人,为了让爱人能感受到自己浓烈到化不开的爱情与相思,湘君不顾帝王之尊,像一只辛勤劳作不知疲倦的织巢鸟,几乎搜集了天下最珍贵最美丽最芬芳的材料,用世上最真挚最纯洁最温暖的情义作为骨架,用一个男人最无穷的力量和汗水,最精巧的心思和手艺,亲自不厌其烦地为她精心建造起一座至简却又至精的豪华美丽的爱的小屋。可是,今天的学生不一定都能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也不一定能读懂其中满满的爱意。要引导学生体会古人、中国人这种浪漫而高雅的热情奔放而又内敛的爱的表达方式,要在文字里品出古人、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念和习惯。在这样学习实践中学生自然会植入中国人的审美基因,摒弃那些粗俗的来自西方的半调子审美行为。
中国的古典诗词可说是美学的富矿,学习古诗词就是在熏陶一个人的审美素养培养一个人的审美习惯。
四、诗词教学能教育学生“传承与理解”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传统文化是民族传续的基因,教育学生传承和理解传统文化自然应是语文课程目标应有之义。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更能达成这一目标。
《五经》被视为儒家经典,《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列入其中。足见诗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位置。“诗言志”(《尚书•尧典》),说明诗的本质,并形成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诗,不论叙事、写景、抒情,归根结底为表达某种志向、意愿、抱负。孔子以“兴、观、群、怨”四字,概括《诗经》的社会功能,在于培育联想力、观察力、合群力、讽喻力,教人尽孝、尽忠,也即树立儒家的核心价值观。诗的教化功能,还体现在孔子对《诗经》的总体评价上。“《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无邪”,意即纯正,符合儒家以“仁”和“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他认为,诗抒发感情,要有节制。“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诗经》第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古典诗词的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彩。无论山水诗、田园诗、叙事诗、咏物诗、讽喻诗、边塞诗、怀古诗、咏史诗,也无论豪放派、婉约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各具特色,又有共性,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古典诗词中虽有糟粕,但总体来说,它传承和发扬了优良中华文化传统。
中国古诗词寄托着中国人强烈的家国情怀,浓缩了不变的民生忧虑、故乡情结和自然眷恋,还揭示着中国古人对生命、人生、宇宙和大自然的朴素的感悟和哲理思考,能给人无穷的中国式启迪。
“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的精神是一致的。诗的特点是文字十分精炼,重视艺术手法,尤其讲究音韵,因而适合吟诵,便于记忆,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与感染力,能够起着非同寻常的潜移默化作用。
可见,中国古诗词教学对形成学生的传统文化基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培养适合今天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文化创造能力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割裂。中国古代诗词教学要综合研究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统筹兼顾不可偏废。要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中达成新课程标准所拟定的诸多课程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