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笔记

《自卑与超越》是一本讲述 如何超越自我,改变命运,实现人生意义的书。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有一位小朋友,他的童年有点惨,从小就体弱多病,差点因为肺炎死掉,他得过佝偻病,所以个子很矮,运动能力也差,就连运气也不太好,居然出过两次车祸,成绩也不行,班上倒数,所以整个人就很自卑。但就是这样一位底子差又自卑的小朋友,最后居然逆袭了,他努力学习,从班上倒数变成了尖子生。因为小时候总生病,所以他就想当医生,最后考上了维也纳大学的医学博士,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更不得了的是他还受到了全世界最出名的心理学家的赏识,跟着他学习了整整九年,成为一代心理学大师,最终创立了一个新的心理学流派。这一套理论,就包含着他通过超越自我从而改变命运的经历,以及关于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个故事就是这本书的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的亲身经历,阿德勒创立的这套理论就是书里介绍的个体心理学。那位赏识他的著名心理学家,就是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但是阿德勒和弗洛伊德这两个人之间并不是什么相亲相爱的师徒关系,而是相爱相杀的竞争对手。阿德勒,弗洛伊德,还有另外一位叫荣格的,并称为心理学三巨头。

这三个人都是搞精神分析的,但是阿德勒后来越来越觉得弗洛伊德把什么东西都跟性冲动联系起来,太荒谬了,到最后实在忍不了了,于是连发三篇论文出了一地批判了一番。然后带着一些追随者自立门户,按照自己的思想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有什么创新之处呢?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命运是被生物本能决定的,但个体心理学强调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目标,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说阿德勒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激动人心的逆袭教材,他的个体心理学和个人魅力结合到了一起,非常受大众的欢迎。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是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作,他的英文版书名如果直译过来,应该叫人生对你有什么意义,那为什么会翻译成自卑与超越呢?这是因为阿德勒把自卑感看作是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认为自卑感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并且人人都想超越这种自卑感,所以这本书翻译成自卑与超越是非常在理的。

用三个问题来归纳一下书中的重点:第一,一个人超越自我的动力是什么?第二,如何改变行为来实现自我超越?第三,怎么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意义?

一个人超越自我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在阿德勒看来,无论你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里,都一定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一定想超越自我,不论你是什么样的人,都会想着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好一点,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照个体心理学的分析,是因为有两种人类最底层的情感在背后推动着我们,一种是自卑感,一种是优越感。

我们一般认为自卑感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可能有些人的条件不好或者信心不足才会感觉自卑。但阿德勒说不是这样的,自卑感人人都有,而且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所以在他的个体心理学里,自卑感是一个核心概念,有些人看起来比较害羞或者做事情畏首畏尾,或者像阿德勒自己那样小时候体弱多病成绩差,说这些人自卑我们都能理解,那有些看起来很强势的甚至很自负的人,他们难道也自卑吗?

在阿德勒看来这些人也自卑,甚至更自卑,他在书里举了个例子。有三个孩子,第一次去动物园看到了狮子,他们三个人心里都很害怕,第一个孩子就躲到妈妈的背后,说妈妈我要回家;第二个孩子站在原地脸都吓白了,但是嘴上说我一点都不怕;第三个孩子瞪着眼睛好像很英雄的样子,还问妈妈,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啊?

阿德勒说,其实这三个孩子都害怕都心虚,但是表现方式不一样。有些人看起来很自负,实际上是因为内心很自卑,但他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没办法,所以只能自欺欺人,强行让自己相信我比别人厉害,要不然就活不下去了,这么一来他内心其实更自卑了。但是,外在表现好像是很强势的样子,其实这样的人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纸老虎啊。

我们人人身边都可能有这样的人,说话做事不容置疑,哪怕你提出一点点反对意见,立刻就翻脸了,或者给你小鞋穿,因为他太心虚经不起质疑,外强中干,内心自卑。

所以在个体心理学看来人人都有自卑感,只是表达形式不同。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很重要,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动力,是人类文化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他说的自卑其实是人对自身状态的一种不满,所以人人都想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在个体心理学里面,自卑感是一个基础概念,它不是一个贬义词,也不是一种不好的心态,而是一个中性词。

除了自卑感以外,还有一种人人都有的心态叫优越感。阿德勒说人人都有自卑感,而且人人都想弥补这种自卑感,追求优越感,所以这两种感情其实是一体两面的。一个人追求什么样的优越感,也就是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跟他个人的自卑感有关。

阿德勒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说很多医生小时候都经历过家人或者朋友死亡的场景,所以他们就有一种自卑感,认为人生不安全。为了弥补这种自卑感,就选择了做医生去跟死亡对抗,借此来实现自己的优越感。

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优越感并不是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也不是只有这一种实现方法。很多人都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获得怎样的优越感,只能是慢慢摸索,而且即使找到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也有不同的实现办法。你采取怎样的办法弥补自卑感,实现优越感,就体现了你的性格,或者按照阿德勒的说法,就体现了你的人生态度。

在个体心理学看来,自卑感就像是一个在背后提供推力的发动机,优越感就像是一个在前面牵引着你的火车头。这两种感情共同提供了超越自我的动力,让你在提升自己的轨道上飞奔。但是阿德勒在这里特别提醒你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自我超越当然好,但是千万不能跑脱轨了,不能因为太焦虑而跑错方向,进入自卑情结的误区。

自卑情结是说如果一个人就是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不敢面对困难,那么就只能把这个问题摆到一边,然后回过头来从乱七八糟的小事中寻找优越感。我们刚才说到的纸老虎,其实就是一种自卑情结,纸老虎们自己做不好事情,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但是他们可以不让你批评,把压制批评这件事做好,他们就能获得优越感。

再举个例子,阿德勒在书里记录了自己一位病人的故事。这位病人是一个16岁的问题少女,她从六七岁就开始偷东西,12岁开始夜不归宿,天天出去跟男人鬼混。阿德勒就跟她聊天,发现这个少女从小就没有得到什么关爱,两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妈妈根本不爱她,所以她就心生怨恨。最后这个女孩自己承认了,说其实我不喜欢偷东西,也不喜欢跟那些男生鬼混,我做这些其实就是想让我妈看看,让她知道她管不住我。所以她其实是在用这些行为报复自己的母亲。

阿德勒说这其实就是一种自卑情结,因为她在跟自己的母亲作对。但没有自己的母亲强大,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所以只能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偷东西了,夜不归宿了,来弥补自卑感,获得优越感。其实就是在追求优越感的时候跑错方向了。

除此之外什么自闭行为,犯罪,懒惰,青春叛逆期等等,都是在弥补自卑感,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跑错了方向,没有树立好端正的人生态度所导致的问题。

怎么做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超越呢?只要你稍微听说过一点弗洛伊德的理论,那你肯定知道弗洛伊德非常强调童年经历对人的影响。他说一个人的人格,在你五六岁的时候就基本形成了。如果你在成年之后有什么行为上的问题,比如说胆小害羞,那就要追溯你的童年经历,看看是不是你小时候被什么事情或者是陌生人吓到了。总之就是往以前看,认为过去的经历会决定人的性格和行为。所以在弗洛伊德这儿呢,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是很难的。

但个体心理学就给了我们一个改变自己的机会,阿德勒也非常强调童年经历对人的影响。他的病人,一旦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也要去从病人的童年经历中寻找原因。但是他跟弗洛伊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就是阿德勒认为人的经历不能决定人的行为,因为人可以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创造性解读。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家里就很穷,童年很不快乐,那么他长大之后就注定得不到幸福吗?在阿德勒看来不一定,他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很快乐的人,这个孩子的经历是注定的改变不了,但是他从经历里能学到什么经验就说不准了,他可能想上天太不公平了,别人小时候都快快乐乐的,就我这么悲惨,那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还要管别人呢,我自暴自弃好了。但是他也有可能会这么想,我小时候生活的这么苦,长大以后不能再继续这么过下去了,我要改变自己的状况,让我的孩子能享受一个幸福的童年。所以阿德勒说,环境因素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可以通过解读自己的经历,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还告诫老师和家长,千万不要说是遗传或者经历在决定孩子的能力,真正束缚一个人能力的,是他自己的思想。阿德勒的这个说法,非常振奋人心,因为他不认为客观因素会决定人的行为,而是给了我们一个改变自己的可能,就是你可以通过创造性的去解读自己的经历,改变自己的思想,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所以阿德勒在书里说,你看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那些人说什么能力是先天的观点,根本是靠不住的。其实这就是在反驳弗洛伊德,因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带有决定论的色彩,说一个人的先天因素和过去的经历决定了人的行为改不了。在阿德勒看来这就是瞎扯,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去追求更卓越的东西,实现逆袭。

个体心理学就是在强调每个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管你处于怎样的环境中,有过怎样的经历都不要紧,你都有机会改变自己,创造性的去解读自己的经历,改变自己的想法,就有了改变自己行为的可能性。

那之后具体应该怎么去做呢?就是去认清自己的目标。在阿德勒看来,决定我们行为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未来的目标

阿德勒又用自己举了个例子。假如我在教室里找了一个梯子,一下子爬到了黑板上面,坐在上面下不来了,那么学生们肯定会说,阿德勒博士疯了吧。但是如果他们知道我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克服自卑,我只有坐到黑板上俯视全班,才会觉得自己很高大有安全感,那么他们就不会觉得这个事情很奇怪,反而会觉得它很合理。这个例子就说明了,真正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是我们想要达到的那个目标,要想改变自己就要认清自己的目标。一旦校准目标之后,你就会像弓箭手一样绷紧身体和精神,让自己的一切行为都为您的这个目标来服务。

一直以来我们矫正人的行为或者治病都是从行为本身来入手,单纯的想消除病症。但是在个体心理学看来,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目标。举个例子,有个男人经常头疼,但是一直都治不好。阿德勒说是因为这个人把头疼当成了逃避问题的办法,他头疼的目的是摆脱眼前的问题,比如一头疼他就不用出去见陌生人了,还可以借机对妻子或者同事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我头都这么疼了,你们要帮帮我之类的,所以对这个男人来说头疼简直就是一笔财富,能够满足他的好多需求,他怎么舍得放弃这个毛病呢。所以如果不让这个男人意识到这一点,不让他改变自己的目的,那么头疼是治不好的,就算是弄好了他也会再得其他病,比如失眠啊,抑郁啊,继续用这些病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如果说弗洛伊德是决定论,那么阿德勒可以说是目的论。因为在阿德勒这里,每一个行为都有它的目标,而且都会受到目标的影响,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要从这个行为的目的本身入手。

怎么在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在阿德勒的眼里,到底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不管是整个人类还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个体,人生中可能面临的所有困难,都可以归纳成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职业问题,因为我们各自有不同的分工,要互相交换对方的工作成果才能活下去;第二个是人际交往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活在社会之中,必须跟周围的其他人交往,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这都是必须要面对的;第三个是婚姻问题,因为人类有男有女,所以我们一生都绕不开婚姻和爱情这些事情,如果人类要想生存下去,那男人跟女人就必须妥善结合。职业问题,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合作分工,人际关系问题,涉及到不同的人之间相互打交道,婚姻问题需要我们跟伴侣合作,所以职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婚姻问题,在阿德勒看来归根结底都属于合作问题,所谓的人生意义就在于你怎么去面对这三个问题。所以阿德勒下了定论,一个人的意义只能在跟别人的交往合作中才能体现出来,如果把你自己跟别人切割开来,那么你的人生意义就等于0。

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唯一的意义就在于对别人和整个社会做贡献。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是合作问题,人生也只有社会意义,那么我们怎么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呢?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就是要去跟他人建立合作。

具体怎么达成合作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纵观阿德勒的理论,我们可以归纳出一条实用的准则,就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要只把关注力放在自己身上,而是要时时刻刻想着你的合作方。

我们用阿德勒对待人类的三大问题之一,婚姻问题的观点来举例说明。阿德勒说婚姻是一份需要两个人共同合作的工作,这一方面是双方之间的爱情要长久,另一方面还涉及到对下一代的教育。我们先来看夫妻之间的相处,阿德勒说很多婚姻不幸福的原因就在于,很多男人甚至是很多女人自己认为男人应该是一家之主,要来统治女人,那这就说明他俩根本就不懂得合作。

合作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能处于一种附属的地位,就是说两个人的地位要平等。如果总有一方在支配另一方甚至强迫另一方,那怎么叫合作呢?所以这段婚姻肯定不幸福,那正确的合作意识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阿德勒说就是夫妻双方,特别是男性自己心里一定要明白,男人现在的强势地位都是社会文化导致的结果。所以如果你挣钱多是正常的,这是你在家庭生活中正常的分工,不能因为自己挣钱比妻子多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所以阿德勒认为,男人不要去追求什么挣钱花钱的问题,不要把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的家庭分工上,而是要跟妻子建立平等的合作,看到你婚姻中的合作方,也就是你妻子的贡献,和他共同管理家庭。当然了,这对夫妻双方来说都一样,女人也要跟自己的丈夫合作。阿德勒做了一个很让人感动的总结,怎么样才能拥有幸福的婚姻?那就是要主动给予对方关心,而且你关心对方的程度要比关心自己的程度还要高,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合作。

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在阿德勒看来,无论是学校的教育还是家庭的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孩子跟别人合作的能力,千万不能让他成为一个只关注自己的自私的人。

阿德勒在这里举了恋母情结的例子。一个大男人为什么会病态的依恋自己的母亲呢?阿德勒说是因为这个男孩没有跟别人建立起合作关系,他的母亲对他言听计从,但是除了自己的母亲之外,他跟谁都没有办法合作,所以就更强烈的依赖自己的母亲,想占有她,如果这个孩子能跟其他人也建立起合作关系,那么他就不会有恋母情结了。

恋母情结这个词是弗洛伊德发明的,他认为这是一个性方面的问题,觉得男人想娶自己的母亲,杀死自己的父亲。如果按照阿德勒的说法,那这就不是恋母,而是没有能力跟别人建立合作,按照现在的说法这叫妈宝男。所以阿德勒说作为母亲不能过度宠爱孩子,否则会让他失去跟别人合作的能力。母亲首先要跟孩子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然后再把这种关系延伸到孩子和父亲之间,之后再把这种关系拓展出去,让孩子信赖别人,不能让孩子把目光都放在自己身上,而是要让他学会去关心别人。

无论是婚姻,职业还是人际关系,其实都是这个道理,要把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去关注你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所以在阿德勒看来对一个人的最高要求,最高的夸赞,就是这个人在工作中是一位好员工,在朋友中是一位好伙伴,在爱情和婚姻中是一位好伴侣,如果能做到这三点,就实现了人生的意义。

阿德勒这本书到现在大概有100年了。一些科学知识以及价值观,在今天看来的确是有一点过时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也有不少研究者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批评阿德勒的理论,说他过于依赖常识性的观察,但这种观察不能进行重复和验证,各种素材也不是在符合科学要求的环境下取得的,但是我们从这本书里的确还是能看见大师的思想光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22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9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546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6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53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8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88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4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80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92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25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3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54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2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