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那幅画面从未模糊,奶奶在客厅隔壁的卧室里抽泣,爷爷在劝,我和妈妈在客厅“怡然”的吃晚饭。我的“怡然”当然不是怡然,而妈妈,我想,那也不是真的怡然。谁能在受了气后还能心平气和啥事儿都没有的吃下饭?
说起来,妈妈和奶奶的恩怨由来已久。而爆发的那一次,我成了众矢之的。那是我4岁下幼儿园回家的一个傍晚,妈妈下班接的我。刚进门,我脱了鞋,就听到妈妈一句抱怨:“什么味那么臭?”我想我当时一定是脑子抽风了,立马开了就在门旁边的爷爷奶奶的卧室(其实那是我的卧室,爷爷奶奶来了就让给他们住了,毕竟房子太小。)还煞有介事地嗅了嗅:“什么味那么臭?”
接下来的事情走向就像失控的野马,完全甩出了我这个4岁萌娃的大脑。奶奶在我话音刚落,抽噎声就响起了:“咦~,恁嫌俺脏。”一边用抽动着的浓重的土话委屈的诉苦,一边吃力的抬起袖子抹眼泪。爷爷见状,连忙斥声奶奶哭什么哭。我楞在卧室门口,完全傻掉。是妈妈一把把我拽出来,可算没让我在那里接着尴尬。
后来,我就只能若无其事的在客厅看电视等妈妈做好晚饭,间或听着奶奶的抽噎和模糊不清的咒骂,夹杂着爷爷对奶奶的几句呵斥。那动画片忽然变得索然无味,倒有种恐怖片的感觉,让我心惊胆战。那是对妈妈做好饭后回到客厅吃饭的担忧。
果然,我和妈妈吃饭时(爷爷奶奶自己做了晚饭吃过了),奶奶依旧在骂骂咧咧,哭哭啼啼。就着这怎么吃得下,妈妈终于爆发了,快步走到卧室门口,向奶奶抱怨起来。于是,一场婆媳骂战上演了。
我只知道,从那晚之后,妈妈就再也不和奶奶说话了,在他们搬走后也很少回去看他们二老,除非是必要的节日。
我很自责,因为妈妈事后和我讲,她当时说的是“你脚怎么那么臭”,我却听成了“什么味儿那么臭”而且!而且!鬼使神差的竟然随手推门给爷爷奶奶说了!
我唯一庆幸的是那段时间爸爸出差,没能看到这场婆媳大战。庆幸是因为在我的认知里,以爸爸的传统观念和对奶奶的照顾(奶奶在爸爸20岁那年出车祸,一条腿不利索,不怎么走动),爸爸一定会站在奶奶那边,甚至可能碍于在自个儿父母面前的男人的威严而对妈妈动手。那样的话,妈妈可就三面受敌了。而我只是个有心无力的小孩儿,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更不知道怎么保护妈妈。
后来的后来,婆媳就一直这样,不说话,没交集,妈妈在我面前总是会说他们的坏话。我知道,那是妈妈心里的不平衡,受了太多委屈。妈妈的家庭比爸爸这边好很多,而且姥姥是小学校长,在村里很有威信,对妈妈的教育也比普通乡下人先进很多,观念起码不一样。比如,姥姥会希望妈妈努力读书,靠自己走出农村,飞得越远越好。而没读过书的奶奶则希望爸爸好好读书,考上好学校,有个好工作,回到家里来,孝敬老人,给家人长脸。
家庭环境的不同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妈妈思想开放,对一些礼节不那么重视,爸爸却偏执一样的重视。就拿逢年过节这件事来说吧。妈妈觉得过节第一天去男方家还是女方家,看双方时间安排就好,没必要年年都按照规矩,先男方后女方的设定来。而爸爸坚持认为不先去男方家,不先看爷爷奶奶,会让他们失望,是不尊重他们的表现。爸爸最常埋怨妈妈的就是不懂礼数,没规矩。
婆媳关系直接影响了爸爸妈妈的婚姻。虽然他们没有离婚。但我看到的他们的婚姻并不快乐,大吵小闹不断。有些问题只是大家避而不谈,不代表它就消失不见。
我想,我将来会不会也和妈妈一样,婚姻并不快乐,婚姻没那么美好,那是两个从未接触过的家庭,带着各有的特点捏和在了一起。这样的婚姻不是油条,没有油条那样两条面自然柔和拧在一起却很贴合。这分明是两根钢筋,硬是被绑在一起,相互难以磨合。
我想,他们的不幸都是因为我。因为我,妈妈奶奶错过了很多年;因为我,爸爸妈妈错过了很多年。
因为我,你们错过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