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读孩子手的敏感期
一位妈妈讲述了自己女儿的这样一个故事:
当女儿7个月大的时候,她开始迷恋上了抓软软的东西。一次我正在和面,奶奶抱着她在旁边玩。看我来回揉着面盆里的面,女儿忽然也来了兴趣,她用小手指着面盆,嘴里、“鸣呜”着,直朝我这边挣扎。奶奶见状“批评”她说:“那面是吃的,不能玩!”说完就把女儿的小手拉回来。但女儿却不依不饶,实在争执不过奶奶,便大哭起来。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我给女儿带上“围裙”,找来一个小一点的塑料盆,弄了点面,又弄了点水,让女儿自己玩起来。女儿兴奋地把所有的水都倒进面里,尽情地用手抓着“稀泥”似的面,脸上呈现出满足的表情。就这样,女儿竟然独自玩了半个小时。
读完这位妈妈的讲述,也许有家长会说:“在7~8个月大的时候,我家孩子也喜欢抓软软的、细细的东西,如抓香蕉、抓沙子等。”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是向我们发出信号一他们手的敏感期到来了。
可是,在手的敏感期,孩子为什么喜欢抓那些软软的、黏黏的东西呢?其实,这是孩子在验证手的能力。我们知道,当孩子刚刚出生时,唯一能够使用的“工具”就是口。后来,是口唤醒了手,当孩子第一次把手伸到口里时,他一定会有一种开天辟地的感觉。后来,手的敏感期进一步来临,孩子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手可以抓、拿东西。在稍大一点的孩子眼中,用手抓拿物品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对于这些幼小的孩子来说,这可是重大发现。所以,他们要好好地体验一下的这种功能,要把手的所有功能都唤醒。
因此,在手的敏感期,孩子都喜欢抓那些软软、黏黏的物品。当看到沙子、香蕉果肉等从指缝里穿过时,孩子的小脑袋瓜里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手好神奇呀!当然,在这种体验的过程中,孩子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
读到这里,也许有家长会问:“在手的敏感期,如果我们没能让孩子自由去体验,会出现哪些后果呢?”一般来讲,孩子手的敏感期集中在0-2岁这一阶段。如果在这一时期家长不能给他们提供香蕉、面团、沙子等,让他们自由去体验,那孩子手的敏感期就会延长,当孩子到了四五岁时,他们甚至会拒绝学习使用勺子或筷子,而是想直接用手抓饭、抓菜,以体验那种软软的、黏黏的感觉,这会大大阻碍孩子手的能力的开发。
二、重视孩子手的敏感期
1、协助口探索外部世界
在孩子手的敏感期,孩子通过手的使用协调大脑和身体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通过手来发现这个外在的世界,建构儿童自己内在的世界。
口是宝宝探索外部世界的重要器官,但仅仅利用口很多探索行为是不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帮手,那就是手。宝宝吃手的行为就是为接下来的探索行为做准备,他通过用口吮吸或啃咬手,把手唤醒,把手的能力释放出来。这样,宝宝就可以手口配合,继续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了。
2、与记忆力以及反应敏捷度有关
提到孩子手的能力,很多家长常常会自豪地这样说:“我家孩子的手巧,他的手指还会跳舞呢!”“我家孩子的手很灵活,从2岁起,就会用两个手指头或三个手指头拿东西。”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也会发现一些孩子的手很笨拙,他们的手做不了细活儿,如缝扣子、拣细小的物品等,他们甚至不能自如地用两个手指夹东西。中国有个古老的成语,叫做“心灵手巧”。其实,“心灵”与“手巧”的确有着必然的联系,手指的灵活性与孩子的记忆力以及反应的灵敏度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也就是说,如果在孩子的幼年期,家长就有意识地开发孩子手的潜能,那孩子的记忆力及反应的敏捷度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3、手部精细动作促进智力发展,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用两个手指把细小的物体捏起,这属于手部精细动作。手部精细运动的发展,对宝宝智力的发育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宝宝更加深入地探索物品的大小、形状以及特性,可以大大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宝宝空间感的建立。
如果妈妈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去抓握微小的物品,由于小的物体目标较小,它需要宝宝的眼睛更细致地去调节焦距,所以它对宝宝的视觉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并且,不仅能够改变宝宝的抓握方式,还能锻炼宝宝指尖细小肌肉的协调动作,从而促进其神经系统的发育。
三、伸手打人:不是爱打人,只是想引起注意
一位妈妈很苦恼,她这样说:
我的儿子才1岁零4个月,可从上个月起,他就会“打人”了。而且,他并不只是在嘴上说说,每次都是说“打你”的同时,手就真的“啪”的-性打了下来,有时候是打我的脸,有时候是拍我的头,甚至还拽我的头发!他是真打,有时候还挺疼的呢!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孩子打人,也是敏感期的一种正常表现。他打人,可能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自己太过兴奋而无法控制自己,也可能是他想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比如爱或不满,还可能是他想与别的小朋友沟通、交流等等。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认为孩子有“暴力”倾向,更不要给孩子贴上暴力的标签,因为孩子并不是真的想打人。
1、对孩子的行为别太敏感
如果孩子的“打人”动作被父母发现,父母就严加管教的话,孩子这种打人行为与父母给予的关注之间的因果联系很快就会被孩子觉察。这时,孩子就会非常聪明地意识到,无论父母在干什么,只要他打人,父母就会关注他。所以,孩子就会把打人当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种方法。可见,父母对于孩子打人的行为不要太敏感,否则就会让孩子的打人行为转化成他的一种习惯,他以后可能就会真的打人了。
2、别给孩子扣上“打人”的帽子
很多孩子打人,其实只是拍打,而不是真的打,这是他自我意识的一种反映。因为孩子的语言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他在打人时,会是在这样一些情况之下:生气了,父母不理解他了,别人离他太近了……也就是说,这些情形让他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他就会用打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父母应该知道,当孩子发现自己无法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传递出去时,当他发现父母误解他的时候,他就会比较着急。这个时候,他就会本能地通过肢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肢体上的行为往往会被父母误认为是攻击性的,这时,孩子就更加感觉到不被理解,就会更加着急。
所以,父母应该注意观察孩子。如果是这样的情形,父母应该跟孩子说“你是不是生气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开,是吗?”等等。当父帮孩子把他想表达的意思说出来时,他就会如释重负,就会感觉父母理解他了,也就不会再通过肢体语言—打人来表达自己了.
3、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坏榜样
当父亲的,尽量给儿子做一个好榜样,平时,言行举止尽量宽容周到,注意善待女性,有礼貌;当母亲的,也要给女儿提供好的模仿对象,平时,待人接物亲切温和,细心周到。千万别忽视这些,也不要以为孩子小事,其实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眼中,是会被孩子模仿的。
4、降低孩子观看暴力的机会
譬如,电视里的打斗场面、大孩子之间的推操,特别是大人对孩子的粗暴动作都尽量让孩子少看。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比较粗暴,随意拍打,孩子难免学样。另外,父母平时也不能在孩子面前夸耀和赞美别人的打斗。
5、纠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不要随意指责他
大人的言行举止应该让孩子知道,你不赞成的是他打人的动作、面不是他这个人。孩子正面的自我形象对纠正他的攻击性行为有很大帮助,任何候都不能让孩子自毁形象
四、乱扔东西:对学到的新本领充满好奇
一位家长曾这样说:
我家那小家伙1岁左右时,忽然变得特别“坏”。一次,我递给他一块干,他把饼干抓住,却又扔掉了;我又递给了他一块,他还扔,而且扔掉之后,还冲我坏坏地笑。
以后这种情况多次发生过,不管我给他什么物品,他拿到后都喜欢扔掉几次。后来,不仅如此,他还多次把桌子上能拿得动的物品都扔到地上。扔完之后,他要么会瞅着地上乱七八糟的物品坏坏地笑,要么脸上总是呈现出十分满足的表情。
其实这位家长所讲的情况是孩子处在手的敏感期的一种很典型的表现,孩子是在体验手的功能。随着手的功能逐渐被唤醒以及手部的肌肉逐步发达,孩子会发现,手不仅能抓东西,而且还能扔东西,这对于他们来说又是一个重大发现。所以,他们要不断地体验这一新功能。
既然认识到这一点,那就不要再斥责宝宝乱扔东西了。但为了减少麻烦,家长还要想出一些策略,对付这个聪明的小淘气。
(1)给宝宝不易损坏的玩具。一些毛绒玩具、橡胶制玩具、塑料玩具,一般不易损坏,可以给宝宝在床上、地板上、餐桌椅上准备一些,让宝宝尽情地玩。
(2)不要给宝宝食物。当宝宝吃饱后,就要把餐桌上的饭碗拿开,食物拿走,不能养成扔食物的习惯。一来食物扔到地上不好收拾,二来对食物也是浪费。
(3)为了方便,妈妈可将玩具用线或皮筋儿拴在宝宝床头,当宝宝扔出去后,妈妈指导他再把玩具拉回来,这样,宝宝就不会因够不到玩具而哇哇大哭了,同时也省却了捡东西的烦恼。(注意拴的绳子不要太长,免得绕到宝宝脖子上出危险。)
(4)不要马上收拾。如果当宝宝扔出一个玩具后,你就马上收拾,那宝宝就以为这是两个人玩的游戏,会玩得更起劲儿。因此,宝宝扔出玩具后,不要马上捡回来,而要等到把手中的东西都扔完,他找你要时,你再捡回。
(5)家中的手机、手表等价格昂贵的东西注意要放在宝宝不易够到的地方,宝宝可不管东西是否能扔,是否昂贵,真要扔坏了可是一种损失。
(6)爸爸妈妈有兴致陪宝宝玩的时候,也可以和宝宝坐成面对面,中间隔一点距离,一起拿个毛绒玩具扔过来扔过去,和宝宝一起做游戏,这样不仅锻炼了宝宝的能力,还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发展。
关注QQ/微信:570709095
一起学习育儿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