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蛮有影响力的互联网网红丁老师,在网上发布了孩子不打真不行的言论,获得了无数家长的强烈认同。还把老祖宗的传统观念搬出来了,就是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
有没有道理呢?从结果来说,有一定逻辑,但容易误导人。因为人都是离苦得乐的,被打后会有动力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这种动力伴随的是对痛苦的恐惧,从人性发展角度来说,会为孩子长大后的人格扭曲埋下隐患。
棍棒底下确实能成才,可是容易出短命人才,反社会人格。一旦一个人有机会脱离痛苦,就不再努力,看看现在的大学生,有多少都是在大学里混的。为什么?因为以前学习太痛苦了,所以一旦有机会可以脱离痛苦,又不再受父母约束(很多父母教育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就开始拼命来玩以弥补童年的缺失。所以,大学生后劲不足,创造力不够(严格环境下人只会机械模仿,所谓读死书死读书),也因此咱们中学生各种国际竞赛金牌拿到手软,可是获诺贝尔奖的却这么少。
这里没有为【溺爱孩子纵容孩子惯孩子】开绿灯的任何意思,我们很容易陷入教育的两个极端,不打不骂就是惯,不惯孩子就要打骂吼凶。语言暴力肢体暴力等家庭暴力要不得,同样无条件的纵容同样要不得,孩子需要爱,也需要规则,关键是父母或者老师能力不足的时候,就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撒手不管,要么吼骂管教。
现在社会大环境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还没跟上,方法能力也没跟上,所以导致孩子出现了各种问题,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不可否认的是,家庭教育的不当和缺失,将一个性格缺陷人格不健全的孩子,放到学校或者社会,老师也无能为力,因为很多老师没有深入学习心理学,一是不懂,二也没方法能力,甚至老师自己也有性格缺陷,都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
所以,单从某一个角度看问题,都是狭隘的。从结果角度,家长和老师很容易形成一个集体,那是把孩子当做了问题,所以才有家长自己管不了,期待老师在学校能管一管自己孩子的想法,这是一种逃避责任,不过会美其名曰信任老师。
现在的父母是同时在走两个极端,一边溺爱,一边暴力(这里的暴力包括家庭十大暴力:语言暴力、声音暴力、表情暴力、肢体暴力、审美暴力、冷漠暴力、意志控制、道德绑架等)。暴力后自己内疚,就开始补偿,变成溺爱,孩子感受好了,我们在内心里自动平衡,让我们以为给了一记大棒,可以用胡萝卜来弥补。
殊不知,父母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内心更加混乱,无所适从,因为他不清楚父母到底是什么标准。久而久之孩子内耗严重,人格容易分裂。所以,出现抑郁就是大概率了。
我们都很擅长这项操作,因为不懂,为了平衡,我们也只能在两个极端走来走去,就像走跷跷板。殊不知,孩子的内在也像跷跷板一样,扑腾扑腾,忽上忽下,内心恐惧,情绪极不稳定。
发现不了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无知的爱都是伤害,没有刀子嘴豆腐心,只有刀子嘴刀子心。你骂我不是因为你爱我,而是你控制不住自己的臭脾气和坏情绪。别把粗鲁当真诚,别把伤人当率真,家是爱产生的地方,同时也是伤害产生的地方。种子很小,果实很大。给孩子好心,不如给孩子好脸。孩子感受不到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你以为的爱,哪怕你付出很多。方向比方法更重要,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数据说话,力量最大。据我们对湖南、山东及四川三地的少年监狱做调查【你最恨的是谁】,78%的孩子最恨的是妈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刀子嘴,对孩子唠叨、指责、抱怨和否定。很多家庭妈妈付出最多,可是有苦劳不一定有功劳,只要你方向错了,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否则也会束缚人性,带来新的问题,阻碍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