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办公室的人都走得差不多,很安静,我一口气写了两篇文章。
然后看到猫头鹰在下面留言:太棒了,今天高产。
高产,这两个字瞬间让我想到生孩子这件事。仔细一想,本质上就是一样的呀!
写作前期:满怀期待,以为自己能写出很牛逼的文章。
生产前期:充满希望,总觉得自己能生出世界上最可爱的宝宝,前期是在愉悦期。
写作中期:各种纠结,写什么,怎么写,逻辑怎么递进,结构怎么安排,为什么一点都不吸引人,头疼,不写了,算了,不写了,我怎么这么笨啊,天啦,上帝,如来佛祖,还是把它写完吧,这些都是我常有的念头。
生产中期:阵痛宫缩,真的要生孩子了,是痛得无法形容,真想不生了啊!这是痛苦期。
写作后期:检查一下错别字,修改一下排版,可以发了,松了一口气,好像写得还行,嗯,明天接着写,又回到愉悦期。
生产后期:宝宝终于出来了,好可爱,好粉嫩,好开心呀!不接着生了,太痛了!
两者的不同之处是,文章还得接着写,宝宝不用接着生。
作为一个坚持了39天的写作者,我有什么收获。在这39天里,我写了62篇文章,大约8万字,获得了多少300个赞,20多块钱的打赏,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我认识一些比我更优秀的人。我看到了比我优秀的人比我更努力行动,她们让我感觉到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我喜欢39天前的自己,但我更喜欢现在这个每天更新两篇文章的自己。
在写字的过程里,我看到自己的坚持,看到自己的耐心,看到我有成为更好自己的潜力,这才是最重要的,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我发现大家在写作常遇到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个问题,接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关于写什么(素材何来)
1.最重要的事情,记录你的灵感,哪怕只是一句话。
比如,今天我在小树姐的文章中看到一句话:我希望自己做的每个决定都是基于内心的愿景,而不是基于逃离。我看了觉得很好,就把它记下来了。当我写作不知道写什么时,就会打开我的灵感记录找找合适的素材。
备注:我现在记录用的是有道云笔记,对于一个懒得去研究复杂工具的人它十分简单好用。
2.带着写作去阅读。
比如,每天的腾讯新闻,里面有八卦,有财经,找一个你喜欢的新闻来写就好。
以前,我看新闻,看了就看了,从来不会去思考,这件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应该做些什么来改变。
但现在不同,当我需要素材时,看到我有感触的新闻,就会停下来,记录思考,然后写作时再拓展开来,就可以成为一篇文章。
3.你爱看的公众号里藏着你想要的一切。
做得好的公众号文章阅读一般阅读都上万,而且会是与当下时事相结合的热点新闻。有时,你也许会不同意昨者的观点和看法。啥也别说了,你也写篇文章来证明你的分析更合理是最好的办法。
4.生活中经历的人和事。
今天你有遇到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人吗,你有遇到难忘的事吗,把它写下来。如果能够把悲伤的事情写下来,你会发现悲伤已经少了一半,很神奇,但是不是忽悠你。
可供参考的基本思路如下:看到什么+引发你什么思考+身边的现实是什么+我们可以做什么?
关于怎么写(文章的结构)
1.用总分的或者分总的结构。先给观点,然后举例论证,再给方法参考。
2.多用一二三,首先,其次,然后,最后,这样读的时候会让文章的逻辑性增强,而且当你去标注一二三时,本身是对写作思路的一个整理。
3.当你实在找不到结构时,可以先把你想的一切都写下来。不管顺序,不管逻辑,写完所有的东西,再把刚刚写的内容去组合排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不一定每一个人都需要选择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找到自己,但如果你还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尝试写作这条道路。
哈哈,来吧,一起痛,一起乐,一起生孩子吧!
作完一个生过孩子的过来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写作简单多了!
(感谢猫头鹰同学给我的启发,这个孩子生得很顺利,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