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夜十一点半,四岁的女儿小葡萄终于安静了下来。
同往常一样,九点半熄灯,闭目安神,准备入睡,约摸十点,黑暗中,一双小手紧紧揪住我的胳膊。“哈哈,狗狗萄怕黑?妈妈在哟。”我捏着嗓子和她打趣儿。
“对不起,妈妈,我真的笨,我总写不好‘1’,对不起,再也不能当你聪明的宝贝了。”她嗫嗫喏喏,一字一顿像是沉思许久。我的心咯噔一下,始料未及这样的话会突然冒出来,“亲爱的,你是世界上聪明无比的,前天你还这么说的,而且爸爸妈妈也一直一直一直这么认为。”
“妈妈,我有点笨,真的,只是平常你没有发现而已,你要看事实。”她声音和脑袋同步,都更低沉了……
“事实?你举个例子吧,宝宝。”
“比如,我今天在幼儿园,大家都能写好字,可我就写不好。”
“你会数数,背诗,给妹妹讲很多很多故事,还会提醒妈妈做事情,你知道的,妈妈这个糊涂鬼多亏了你的帮忙!”
“不,妈妈,一开始我也不信自己笨,可……。”说着,双手使劲砸向脑袋,“可,可我脑袋笨,这是真的。”与此同时,她突然坐起来,左手反复拉扯着右手手腕,“这个手,不会写字,不会跳舞,砍了行不行?”
“那可不行!傻孩子。”
“看吧,傻就是笨,妈妈,你知道了吧,我就是笨。”
我张不开嘴了,也不敢再说话,心情沉重,黑暗中,伸手抚摸她的额头,惊觉她早已泪水横流。
心真疼。
顿了顿,开始了讲述:“萄萄,爸爸小时候写‘1’,总爱让它躺着,妈妈一开始写‘1’ ,老是叫它趴着,爸爸妈妈笨吗?”我故作镇定,“聪明的人做事儿,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好,聪明的人是会练习,会努力,会越来越好。相信妈妈,好吗?我们一起加油!”所表达的每一个字,声音里都充满乞求,乞求她能相信 。
“你们不笨,我和你们不一样,我还不如窗户,不如风扇,它们可以让人呼吸凉快。”她把脸捂得紧紧,眉头紧皱,“可是妈妈,我却一点用都没有,永远都没有用。”
哭泣和咳嗽并发,使她干呕,匍匐在床上,拼命似的拽了一把被子角,将脸捂得更紧,耳朵也随之抽动“我笨,我没有用,永远没有用……”她大吼,翻身仰躺,腿蜷缩在肚子上,成了一个颤抖的球儿。
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一把把她搂住……
做为孩子妈妈,无法也无力去追溯是谁给她坚定的“信念”,让她认定了“自己就是个笨蛋”。同样,做为一名儿童教育工作者,此处也不想谈什么教育的理论理念实践,只是忍着痛,这痛锥心刺骨,让人受不住。
附图:教育专家李镇西2018亚洲教育论坛演讲《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