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受到情绪的困扰,如生气、难过、妒忌、孤独等等。其实小孩子也不例外,但是那些小小孩儿们很多时候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诉说自己的状态。一套儿童情感教育绘本,为我们提供每种情绪的来由、感觉以及处理方法,帮助小孩子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我的感觉系列”,[美]康娜莉娅•莫得•斯贝蔓著,[美]凯茜•帕金森绘,黄雪妍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
这套书汇集了孩子经常发生的七种情绪:害怕、难过、认可自己、嫉妒、生气、关心别人、想念。每本书都是以可爱的小动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我们能看到害怕的小熊、难过的小天竺鼠、哭泣的小猫咪、生气的小兔子等等。每本书都会列举各种情绪出现的缘由,比如在《我好害怕》中,“我好害怕,在突然冒出巨大声响的时候,在我做噩梦的时候,或是在妈妈将要离开的时候。还有,当我觉得自己可能会受伤的时候,我好害怕……”简单的语言配上可爱的图画,再加上贴近生活的情节,很容易拉近和小孩子的距离。
这套书值得称道的地方是把孩子们经常遇到的那些情绪用语言表述了出来。“害怕是一种冷冷的、紧紧的感觉。”“难过是一种灰灰的、累累的感觉。”“嫉妒是一种刺刺的、热热的、讨厌的感觉。”“想念是一种重重的、有点疼痛的感觉。”“怒气是一种强烈的、热血沸腾的感觉”。这些对情绪的描述既形象又直接,再配上小动物的动作、表情以及状态,小朋友们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套书最值得赞美的地方是告诉了孩子们在遇到那些负面情绪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如在《我想念你》里,“我想念你时,我可以抱着我的小毛毯或是小布偶,我可以找一个舒服的地方,看我最喜欢的书。我也可以画画,到时候给你看”。在《我好生气》中提到“我可以离开那个让我生气的人,同时用力吸气,再大口呼出来,努力把怒气都吐掉。我可以跑步、骑车,或者做些我真正喜欢的事,让我的怒火平息下来”。基本上每一本书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处理情绪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孩子们读了这样的书,尽管并不可能立竿见影的会实践这些方法,但是在他们的小脑袋瓜里至少潜移默化地了解和感知到这些方法的存在。
晚上熄了灯,小朋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后来我们索性谈论了一下这套书,我问她“你什么时候会害怕,什么时候会难过,什么时候会生气呀”。她的回答让我有些汗颜。“我做噩梦的时候会害怕,你批评我的时候我会难过,你生气的时候我会更生气”。看来这套书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我们大人更应该反省自身、抚平情绪,正确地把握对待孩子的方式。那句“父母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还是很有道理的。
这套书描摹了各种情绪,阐述各种状态,提供了解决的办法。这套书用可爱的形象、生动的画面揭示孩童隐秘的内心世界。这套套书用简单的文字、温暖的语言抚慰那些幼小的心灵。这套书值得你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亲子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