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的最后一天,来到新单位后第一次下基层调研,这次的身份不再是教师,而是新农人。跟大家谈谈下乡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吧。
在去往乡村的路上,我看到好多大棚,这些都是近几年扩建的,都是20米宽的农业大棚,每亩政府补贴两万元。这真的是惠民工程,农民有收益,市民则一年四季可以吃上新鲜的近郊蔬菜。
第一站是育苗企业,这是本地种子育苗企业,买回优良品种后进行多样性培养,看哪些适合当地种植,减少了农民的试错成本,加大产量和农民收益。
但是在询问过程中也发现,好多种子都是国外进口的,我们国家种子创新能力还是有待提高,作为快速发展的国家,粮食即人民饭碗,现在种子被卡脖子确实很是尴尬,我们一定要中国人端好中国饭碗,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农业,加入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为农业科技贡献力量。
现在农业种植都是机械化,从种子播种,施肥到收割几乎都是机械化,说明农业不断向前发展。
我们看到网上很多视频说外国的机械化都如何发达,评论中说我们的国家落户,但在实际中得看我们的国情和地理位置。国外地广人稀且地面平坦,适合机械种植,人工成本也会降低,收益就高。而中国很多地方都是山地丘陵,机械无法进入,且农民都用机械代替一时也是不太可能,会有很多农民一时失业甚至抵触,这个得慢点改变。
再看看外国有大型农业机械设计公司,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是短板,关注农业机械设计的企业少之又少。农业机械动不动就大几十万,成本过高入不敷出,小农户都不会选择使用,农机补贴也是力不从心,所以机械化发展之路还很漫长。
在调研过程中,看到上面风扇的我询问团队其他人,得知大棚上面风扇是农民朋友利用大棚内外温差压力制作的换气扇,看来实践更重要,农业还需农民智慧。
作为新农人,我呼吁年轻朋友们能关注农业,并发挥专长为农业科技和农业进步发力,让我国农业发展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