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发丑恶事件,国外政客疫情甩锅,公司高管涉嫌性侵养女,孙小果案件,北大包丽与牟林翰的惨案,还有电影《误杀》警察局长儿子的恶性无知等等一系列丑恶的事件。你会发现从上至下,从集体到个人,都充斥着权利与控制,恶性与毁灭。当然你会发现,更有正义与希望。我在想这些人到底怎么了,这绝不是偶然事件,这是一种人格扭曲的普遍事件。抱着探寻的态度,片面观点与大家分享。
《少有人走的路》系列丛书,真心不错,推荐大家阅读。斯科特·派克的杰出不仅在于他的智慧,更在于他的诚恳和勇气。他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提醒的事,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因为阳光和人心最不可直视,所以斯科特·派克是勇士。
斯科特说: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其实我并不乐观的认为人人都可以得道正觉,因为得道比起随波逐流而言要难得多,所以才说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通过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进一步达到心智的成熟。爱是一种自律克己的表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并不是我眼疾,爱在我看来是心有慈悲。
人之所以掩盖真相,是不愿意承受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带来的痛苦。因为谎言的本质是掩盖真相。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成为问题的人,最大的问题是用谎言扭曲了心灵。心灵扭曲的人不能正确看待外面的世界,也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常常干出一些邪恶的事情。因而也就有了文章开头所说的系列丑恶事件。
从小缺乏爱,长大就容易变坏。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会要求病人在适当的时候退化到某种程度。这是一个高难度的任务,因为对病人来说,这样的要求令他们害怕。想要让一个自认为独立自主,心理成熟的成年人回到童年,行为举止呈现出依赖,敏感,脆弱的状态,绝非易事。一个人童年时期的饥渴、痛苦及受创感越深,在治疗过程中,就越难回到童年阶段。然而回到童年阶段却是解决这种心理疾病的唯一办法。由此可见一个人童年的教育和关爱真的很重要。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有回到童年,才可能痊愈,否则病人便如同没能重新打好地基的危楼。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不退化就无法成长,我认为的退化是一种转型。
不退化就无法成长的观点,最近也是深有体会。家里有盆文竹快枯萎,着实让我着急,不知为何很喜欢文竹。陈毅元帅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大概是它很像青松,也有高贵的品格吧。
就像我种其他花木一样,在松土、施肥、浇水之后。我剪去其部分枯叶。在它坚挺的躯干支撑下,发现渐渐有新芽吐露。
枝干上新发的嫩芽
在新叶逐渐茂盛之后,为了它的重生,我下定决心减掉剩余枯叶旧枝,我相信它会长得很好,因为它敢于面对自己的病痛,也更渴望新生。
你可曾能想到现在它的涨势,4个月后,它不仅枝叶繁茂,而且还另起炉灶,新添枝干。
越是心理健康的杰出人士,他们所承受的磨难越多。睿智、优秀而伟大的领袖都能忍受一般人所无法忍受的痛苦、所以不愿意受心灵的痛苦,往往是导致心理疾病的根源。完全体会过焦虑、忧郁、疑惑和失望等情绪的人,一定比懒惰、懦弱、自恋和撒谎的人健康的多。文竹新生的事情,以退为进的也多少说明了些生命的意义,我觉得文竹是在经历剪枝后的痛苦,不愿在枯叶下屈就,才有了生的渴望,回归了新芽的状态,又得到了涅槃重生。植物的生命力如此,何况作为高级动物的我们。
斯科特说:婚姻不应该成为一个埋葬自我的坟场,而应该成为一个提升自我,拓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圣地。同样,婚姻需要彼此坦诚相见,却不需要把自己的心灵出卖给对方。那些试图在婚姻中寻求依赖和控制的人,注定迷失方向。我认为亲子、夫妻、姊妹、情侣、同事、同学、伙伴朋友、邻里关系等大多数人际关系也是同样如此。要真正看明白相处的关系模式,学会尝试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应该是依赖、操纵。不然迎合自己内心的恶趣味,最后走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甜。我们就在不断的踩雷,排雷中打怪升级。千万不要排斥痛苦,它是一种比快乐更重要的天分。作为独立的个体,真正的安全感来源于自己,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在焦虑的时代获得精神的成长,才能给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的美好。
声明:文章原创,部分素材参考《少有人走的路》;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
作者微信公众号:蜂鸟N传音 / Godbless-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