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芳华》改编自严歌苓同名小说,由冯小刚导演,述说一个时代变革下,一群年轻人的故事,一部致青春的电影。主要讲述一个遇不公变革,依然顽强生存的刘峰,与另一个遭排挤打击亦成疯痴,最终释然的何小萍的故事。
刘峰与何小萍,是个人因素之下,因时代背景,而筑成的一段时期的悲剧。
纵然有时代背景的原因,此片还是感动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甚至那些从未经历过这段历史的年轻人,更为同情与感恸。
因为那些霸凌的故事,好人陨落的感叹,世事无常的变迁,一直在发生。
2.
小萍进入新的集体,激动紧张不已,痴痴看着他人舞动,当轮到自己露一手,不顾疲累奋力表现。因大衣臭被笑,摔倒后却还积极说道我还能翻更斗,却被挂上臭烘烘的标签。急于想给亲身父亲寄穿军装的照片,偷拿了别人的军装去拍照。当被别人嘲笑、对峙、欺辱时,她低着头,紧紧抿住嘴唇,一句话也不说。
这种霸凌故事,今天依然在发生。大多数人都如小萍一般,沉默忍受。运气好,忍一忍就过去了,运气不好,一次又一次变本加厉。
许多人喜欢拿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等弱肉强食的论调,在受欺辱者身上找毛病。
但没有人是完人,只要愿意,可以在任何人身上挑出千万个不是。因为我们总爱找理由,找个为什么、凭什么她就这么惹人嫌遭人欺的原由。
我们在这样做时,不仅是对恶行的忽视与默认,更是丧失了那最基本的同情。
很多时候,其实并没有什么最关键的起因,就是那么倒霉。遇到一个爱嘲笑他人的家伙,一个举动一个不足就成了笑柄;做错了事,遇到了爱排挤他人的小团体,就愈演愈烈。你真的要在一个遭遇不幸倒霉的人身上找他们的缺陷吗,找到他们之所以倒霉的成因吗?你真的要因无常而去怪罪他们吗?
小萍那时,是怎样一种感受呢:想维持体面,却做不到;想逃离现场,却寸步难移;想反抗,但因为种种只能无奈忍受。那火烧一般的屈辱,无尽的委屈怨愤,会积在心中很久很久,不得消散。
这是一个人或一群人有意或无意造成的,另一个人的地狱。没有人该去承受那样的地狱,也不该去忍受!如果无法反抗,那就怒吼吧。
当面对嘲笑时,勇敢回一声,承认自己弱势,甚至自嘲;当做错了事时,勇敢承认,并诚恳道歉;当面对欺辱时,勇敢说不。
当你勇敢起来时,他人言行只能损伤到他们自身人品。
勇敢面对任何遭遇,勇敢面对任何过错,勇敢地为自己发声吧。
3.
旁白,电影的叙述者是女二。她默默的看着故事的进行,不进行过度恶意的攻击,也表达适度的善意与友好。一个旁观者。
这不正是我们大多数人吗?我们永远是许许多多事情的旁观者,哪怕亲身参与,只要不是危险临到自己头上,永远不会多说一句。事后,或冷静或客观的回忆,稍许反思,自认为善良的旁观者,然后继续过自己的生活。
有同情有反思,只是没有行动。这,不是一种懦弱吗?怕说话,怕出头,怕灾祸降到自己的头上。
我们是普通人啊,跟大势随波逐流的普通人啊。我们是心里向善,却一同脚踩恶之碎片的普通人啊。
许许多多事件,不正是因为沉默大多数,太多太多了吗?
如果有一个人在那些关头,勇敢说一句公道话,勇敢为他人反驳,勇敢行一个善意之举,勇敢去反抗那些恶意言行。也许,也许,也许。
4.
刘峰,一个誉为活雷锋的人。吃着总得要有人吃的食堂破饺子,让出大学名额,主动做小萍的舞蹈搭档……。但他也是人,是那个禁欲年代下的年轻人。爱恋他人,并做出越轨之举。然后,因时代原因,再也无法出头。
我们总爱把好人捧得过高,好像这样就可藏起自己的那些自私。却同时又对他们的一些缺陷、一些失足,看得那样严重,严重到可以抹去他曾做过的一切。
宽容待己,严以待人,是一句玩笑话,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写照。我们太喜欢捧一个人捧到杀掉,又恨一个人恨到其一呼一吸都是错误。
人,真是那么简单吗?真是那么非黑即白的吗?
刘峰的遭遇,跌宕起伏,但总是挣扎着,又活下去。
经历大起大落,经历生死,就会清楚只要活着,就是生机。并非与死而比的生,而是个体感受活的生。
他活着,努力着,生活着,为他个人书写自己的人生。人生是没有可比性的,没有高低贵贱的。而世间所有比较,不过是他人眼中的利益衡量。而唯有认识到自身活着的一点一点的生活,才能真正收获生命赠与的财富。
5.
不是只有嬉笑怒骂才是年华,痛苦与悲伤同样也是青春;
不是年轻岁月才是青春,年老时光同样也是年华;
不是只有青年才值得赞颂,老年同样也很精彩。
过去已过去,生活还在继续。
但唯有勇敢,才能让你一路一路走下去。
一路真正无悔无怨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