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有一段时间没有写小说故事了,是因为突然发现自己不会写了。
原本自己看到一个话题后产生了触动,很有写作的冲动,却在完工后发现人物视角是乱的。很惭愧的是,这种错误还是朋友帮忙发现的。我自己一口气写完,根本就没有发现自己的问题。更有甚者,某些时候写开端很有想法,写到一半了,觉得就是个故事,并不是小说,只有把半成品废弃在草稿箱中。或者将整篇文完成了,却发现自己太着重于情节了,人物塑造并不成功。诸如此类,很多写作BUG,是我在落笔之初没有预计到的。
构思和写出来,这之间还有很遥远的距离。落笔写作的过程,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语言,对词句和对话的组织,整体的风格和语气把控等等,取决于个人的阅读量和语感,就像一个人的气质高雅还是低俗;是泼辣干练还是温婉柔和。视角的选择,既要有利于人物塑造,又要止于适当的分寸,并不是所有的都用全知全能视角来写。这些都属于实操阶段,故事的“写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完结全篇必须要反复审查的重点之一。
更高的要求,是创造人物在某情景发生的事件,要与构建场景和情节的背景融合起来。要注意事件发生的时序,将其巧妙地与展现矛盾冲突,设计精彩的反转、符合逻辑的背景设定等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在构思情节时,要时刻记住情节情景是为了塑造人物服务的,甚至矛盾冲突和反转都是为了刻画人物。
有时候,猛然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本书,可能就只记得其中的情节,这说明作者写的故事很精彩。也可能是只记得主角,这说明人物塑造很成功。当然也有情节和人物都特别出彩的,比如熟知的那些经典名著。
所以,在构思与创作小说故事时,并不是列出提纲就一定能有美好结果的,其中还有诸多考量。当然,对于天赋异禀的选手来说,以上都是废话,请自动跳过。
所以,在实操阶段,我们用自己的地方特色、自己的风格书写,融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的风土人情,通过设置悬念、增加恐怖气氛、场景描写情绪渲染,意象的提炼和挖掘,或者能慢慢完成有一定个人标识特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