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培养出勇于表达情绪的孩子
一、能够率直表达自我情绪的父母,也能更了解孩子的情绪
1、陌生的自我情绪根源---了解元情绪
元情绪主要形成于幼儿情绪形成阶段,受这一阶段的经验、环境及文化的影响。由于是在漫长的过程里于无形之中形成的,而且会在相似情形中无意识地表现出来,因此本人通常不知晓元情绪的存在。
元情绪一般与原生家庭有关,需要有意地刻意地了解它,才能将它挖掘出来。一旦意识到了自身的元情绪,就会带着觉察与有情绪的孩子相处,并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
我家小儿子,8岁时,也不敢一个人在关了灯的屋里待着,他说他很恐惧有鬼出现。有一次,我特意关了灯陪着他,自己扮成一个猴子,问他,为啥这么怕黑?是什么时候开始怕黑的?。。。原来,在他的记忆里,曾经因为犯错被我关进关了灯的黑屋子里过(估计是两岁左右,但我一点记忆都没有)。
知道了他恐惧的元情绪后,那段时间我每天晚上都关掉所有的定后,陪他在整个屋子里,把每一个房间都看看,确保我们都是安全的,然后让他开着房门休息,而我们卧室和姥姥卧室的房门也不反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已经可以完全安心地一个人关灯关门休息了。
只有知道了元情绪的存在,才能进行情绪管理训练。
2、唤醒内在小孩
以前学习心理学时,总是会强调,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小孩,我们要跟这个小孩和平相处,我们要照顾自己的内在小孩等等。但,我却从来没有像对这段内容对内在小孩感受如此深刻。
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和“外在成人”都需要保持一种平衡,用孩子的感性体验丰富多彩的情绪,用成人的理性进行合理反应和调节,从而成就健康的自我。
在与孩子相处时,我们成人与孩子也要达成平衡,我们需要用我们孩子的一面,去读懂孩子的情绪;用成人理智的一面,去引导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如此,我们一直在和孩子一起成长。
3、不要隐藏你的情绪,自然流露出来
情绪表达并不等于情绪发泄,情绪控制也不等于情绪掩饰。
这个区别和认知,对于一个成熟的成年人非常重要。我们很多成年人在此四个概念上都很难区分,更别说在实际情绪发生时,能够带着觉察去处理或者管理自己的情绪了。。。。。而,对孩子情绪化,之前我也有提到,是最安全的方式。所以,如果我们成了一位对情绪无动于衷的成年人,对不能正确情绪表达和管理,我们付出的代价会是多么严重!
但凡有问题产生,就一定会有科学的方法出现来解决它!这不,30秒呼吸法,就是可以让激动心情恢复平静的好方法;情绪日记,也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因为,只有正面情绪,我们才能带着觉察去管理我们自己的情绪,并带着觉察去引导训练我们的孩子们。
当然,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有耐心,尤其是自己曾经是一位对情绪无动于衷的人,那我们就应该有一个长期的心态,去和自己的情绪“亲密”起来。
一起来吧,开始试着使用30秒呼吸法、开始记录我们每日的情绪变化,让我们先从认识和正视自己的情绪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