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该不该存在?
近日,中国武术圈发生了一件大事,太极宗师与格斗狂人“约架”,由于双方一个代表中国传统武术,一个代表现代搏击,因此颇为引人关注。而双方这场“架”打的也颇为真实,都不带护具,不戴手套,完全是血与肉的较量。结果就是,现代搏击格斗狂人“秒杀”了太极宗师,不仅如此,太极宗师还被打的满脸是血。(法制晚报4月29日)
如果将这次秒杀看成是一次纯粹的比赛,毫无疑问,太极宗师输了。因为双方的约定,既公开,又透明,其中的内容就是双方遵循的比赛规则,这与中国的古代比武和西方的契约决斗一样,一旦出手,必有结局。而作为观众来说,这样的规则当然也是评判的依据,因此这也是一次三方的共同约定,不管是输还是赢,对于各方来说,终将是一次无悔的自觉行为。
但问题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对于太极宗师与格斗狂人的“约架”,绝大多数人在最深心理层面上,并没有将之看成是一场人与人之间的纯粹比赛,而是将之看成了一场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的对决。这样的对决,其心理指向则在于,如果哪方输了,从此以后就要隐退武林,并成为无法抹去的耻辱。换言之,就是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对立起来,只能存在其中的一个,另一个则从此再无存在的必要。
但是,这样的想法还是有失客观,因为传统武术博大精深,它的进化不但是武术技能本身的进化,同时也是人们社会思维观念的进化。中国武术最早起源于打倒对方这个简单的目的,因为那时,在必要的时候只有打倒对方,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这是一种自然环境与自然心理的社会融合,而只要生活在那样落后的环境里,谁都会将武术的打击技能放在追求的首位。
然而,之所以说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是因为它不仅存在着能打方面的防身理念,而且还存在着强身方面的健体理念。尽管在这两方面之间,天然地存在着目的性的不同,但中国武术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哲学,它从不脱离时代,更从不停留于某一种僵化的诉求状态,它的发展,从来都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变量。因此,社会环境的进步,已使中国武术的重心转向了强身健体,而打击性的目的,则正在衰退为昔日的标签。
另一方面,说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还在于它适合于所有的人,不仅中国人学,还有很多远道而来的外国人专门为学习武术生活在中国,中国武术既有刚性的方面,也有柔性的方面,它可以包容所有人的需要。而这位太极宗师的工夫,就属于柔性方面的技能,它的意义更多在于调息健体,虽然其中也存在着攻击的技能,但它已经不再是主要的修炼方向。
而对于现代搏击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因为它的目的就是搏击,其中并没有复合式的多重诉求。换言之,它就是为了打斗或比赛而生,如果没有了打斗或比赛,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是个问题,因为它不具备调息健体的功能,也不具备人们深层意识中诉求的静冥祥和功能,从平时训练开始,就只是一味地硬打,看上去肌肉发达,但其实是一种元气的透支。
中国也曾出现过一些硬功夫的大师,他们打败了很多人,但也打败了自己,像李小龙那样英年早逝的人并不在少数,实在是令人惋惜。而在国外,一些拳击高手或世界冠军,他们最终的身体状态到底是怎样的呢,这是个不必回答的问题。因而,不管是中国武术,还是现代搏击,都有存在的必要,同时,也都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就看怎样取舍,要取什么,要舍什么,那是生命的大智慧,而不是擂台上一时的输赢。
在太极宗师被格斗狂人“秒杀”之后,中国传统武术还该不该存在?这貌似成了一个堂而皇之的命题,但其实,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因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存在,并不是比武赛事决定的,而是社会思维观念的进化决定的,因为中国传统武术本身蕴涵着诸多无法替代的因素,从心理上的,到健康上的,它都有,并且已成为了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现代搏击该不该存在?其实也是个伪命题,因此它是社会娱乐化的产物,换言之,它是市场化的必然,目的在于从比赛中挣钱,只要取得了名声,钱财就会滚滚而来,这与现在的打赏直播一样,醉翁之意不在酒,与输赢无关,与健康无关,只与运营者的利益有关,虽然这不是什么难以起齿的事,但它却与中国传统武术的多重诉求毫不相干。
现代搏击的观赏性,是它存在并发展的唯一理由,而对于现代搏击高手们来说,吃的也是苦力的饭,从而谁又不想在自己还能打得动的时候多挣些钱?这个想法很现实,当然没什么错,但这次比赛这后,胜者的言辞却显得狭隘,将武校开班收费的事扯在了一起,这题跑的有点远了,难道你直播不是为了钱吗?因此,对于社会来说,别把这个“秒杀”结果当成事,那只不过是赢家梦寐以求的一场游戏,而至于那此本来狭隘的但却显得高大上的说辞,也只不过是心里单方期待的一场梦而已。总之,这就是胜利者臆想中的一场游戏一场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