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在今年五四青年节,有一个视频火了,就是B站邀请国家一级演员何冰慷慨激昂演说的新青年宣言《后浪》。《后浪》在B站的播放量已近千万,有超过15万条弹幕和4万多评论,一跃成为B站全站排行榜榜首的作品。与此同时,这条献给新一代青年人的宣言片在央视一套播出,并登陆《新闻联播》前的黄金时段,人民日报、新华社、澎湃新闻、南方报业等国内几乎所有主流媒体纷纷转载报道。
同时,这条视频的爆火也引发了连锁反应。刷屏之后,B站美股盘前涨超4%;一天之后也就是北京时间5月4日晚间,B站的股价一改连日下跌的颓势,开盘大涨,股价一度涨近8%,市值暴涨6.7亿美元,约48亿人民币。截止收盘,B站市值达到91.64亿美元,较前一天仍涨了4.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4亿。
这已不是B站第一次成功出圈。在2019年最后一天的晚上,B站的一场跨年晚会吹响了出圈了冲锋号。数据显示,在高峰时期有820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这场晚会。而且在直播之后,这场晚会也不断发酵,不少错过直播的网友大呼要“补课”。相比起《后浪》的褒贬不一,那一场晚会几乎没有槽点。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的评论道:“B站晚会,是80、90这一辈儿真正获得话语权之后应该有的样子,开放、兼容、审美、会玩、没有框架。他们是文化开放的获利者,有宝贵的窗口去接触全世界的文化……”正是从这时起,B站破壁出圈的意图点燃了资本市场的无限想象。自 2018 年上市以来,B 站的股价一直在 10-20 美元之间波动,但进入2020年后,B站股价开始持续攀升。
早在2019 年中,B 站董事长陈睿曾在内部宣布了一个目标:“三年内,B 站市值要达到 100 亿美元”。没想到,不到一年这个小目标就已经实现了。诞生于 2009 年,B站起初只是作为一个A站崩落时的备选,从最早的只有动漫类的视频,到现在逐步扩展成为基本上覆盖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年轻网民喜好的平台。如今,B站通过对原有二次元(动画、漫画、游戏)用户的再开发,衍生出国创、游戏、科技、时尚等15个分区,走出了一条从二次元个人站向Z世代社区的“破壁出圈”路线。
有人不解,此次不过就是演员何冰的一次面试公开演讲,何以获得如此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我们说,首先是“内容为王”,然后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机结合。就像李子柒、李佳琦的视频爆火一样,在新的传播方式之下,其实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文化”。我们试想一下,《后浪》的成功至少有以下三个点。
第一,[endif]这条以五四青年节宣传片为载体的B站广告有着自己一以贯之的独特“腔调”,精神文化个性,以及针对性定位很清晰的受众群体。其实它在这条创意之前,就已经成功的培植完成了广阔的粉丝土壤,完成了自己的“性格塑造”,千百万人已经开始追随B站的“文化输出”,并且深受其影响。《后浪》发布前,B站已经再次站到风口浪尖,并且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再有作品登高一呼罢了。樊烨认为,《后浪》的成功首先不是该条广告策划人的创意成功,不是演员何冰有多牛(换一个陈道明效果也不会差),而恰恰是B站整体战略的成功。个性背后显示共性,偶然性背后体现必然性,特殊性背后有普遍性。没有公司整体战略上的不同凡响,走了一条具有自我特色的发展之路,就不会有源源不断的出类拔萃、万众聚焦的高口碑、高回报好作品出现。而好的战略又是靠一个个好的战术支撑起来的。最基本的点还是靠“先进生产力”的问题,得有一帮真正热爱这个事儿、夜以继日钻研、琢磨这个事儿的人组成的顶级团队,不计代价的研发作品,才能成事儿。
第二,[endif]从立意上来说,《后浪》把年轻人的心理定位进行了个性化捕捉和塑造,而不是之前我们见惯了的“高大全”式的宣传片。以前国家主流媒体拍摄的类似宣传片,也是强调“奋斗”“青春”“拼搏”,为何没有掀起波澜?就是因为没有具体的个性和IP在里面,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伟岸的雕像,一个文化符号,与普通人距离很远,因此很难产生共鸣。但是B站不同,它之前发布的作品就让广大年轻人认为这个“小破站”是他们的朋友,很懂他们,所以每到关键时刻就想听听它的意见。因此,万千年轻人早就有了这种心理暗示,他们早就想听听,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具有国家历史纪念意义的青年人的节日里,作为当下影响力较大的“真正为年轻人代言”的网站社交媒体,它会怎么说,会说什么,它为什么这么说。于是,这种舆论需要就形成了“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这种情况下,《后浪》的火是必然的。另外,从细节上来看,《后浪》塑造了贴近实际的虚拟形象。在如今这个时代,尤其在学校里、体制内、社会上,太多太多年轻人的热忱和激情、才华受到打压、嫉妒、排挤,难以自我实现。所以,视频中用了类似这样的语言“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弱者才习惯否定, 强者从不吝惜赞美和肯定”“我们没有能力定义你们的未来”“我们对你们充满敬意”等词句,暗示了“年轻人是不可阻挡不可战胜的”才是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这就极大地释放了万千有志青年心中想说又不敢表达,不方便表达的真心话。所谓言之有物、信息量大、蕴意深刻就是这样。
第三,[endif]《后浪》发布之后,不可否认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议,很多人受到鼓舞的同时,也有很多人表达对于该条广告的不满(这正是该片的高明之处)。试想,之前央视和国家主流媒体曾发布过太多“找不出一点瑕疵的正能量的宣传片”,高大上的,全是说着正确的废话,有引发过此次一样轰动效应的吗,没有。哲学上讲,差异就是矛盾,根本没有适用于全部所有人的唯一的真理。虽然说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因为个人地位、知识、阅历、性格、层级、角度、利益群体的不同,肯定对于真理都有自己的一定(或者说带有特点)偏见。事实上,世界上就没有完全标准的“客观”,反而“偏见”才是人人都具有的。所以,大家的争执就是“毫厘之争”,并且人们是在互相说不服对方的那一点上想说服对方(不同社会阶层利益群体的人观点永远不可能完全调和),这就引起了更大范围的关注。
有人说“文化创意”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成本看似最低,收益反而最高,简直有点像“空手套白狼”,文科赚大钱很不公平。这话一看就是外行说的。文化这种“看不见的成本”其实需要最长时间的精心培育,它具有植物一般的生长规律,并且成才周期更加漫长和艰辛,每一步都饱含探索和证伪。《后浪》幕后,其实是有识之士的共识,是社会精英阶层奋斗多年的宝贵经验,经过该阶层全体生活经验的概括总结,有多年技术和艺术的磨合,把一整套当代有为青年的智慧哲学、人生叩问和生命深处的呐喊借《后浪》说出来,借何冰之口说出来,才是这个广告能火的主要原因。表面上看,是文化创意的巨大成功,实际上,是量变积累到达质变飞跃的结果。其实很多人不仔细看的话,以为《后浪》和以前诸多主流高大上的宣传片类似,无非就是宣扬青春奋斗呗。实则不然,两种宣传片一个个立意完全不同的细节背后,根本不是拐个弯就能到的距离,而是要默默跨越万水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