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又一个春节过去了。这是段不错的时光,既让我们可以暂时地放下以往的生活节奏,静下心来好好地休息一番,又可以自然而然地给自己一段时间对过去的一年进行一些整理和复盘。感谢微信读书,这些日子除了走亲访友打麻将,我还一口气读了十几本书,有深有浅,感受颇多。其中有几本印象最深刻,譬如《谁动了我的奶酪》,《看见》,《万历十五年》,和本周我将分享的这本书《稀缺》。
本书全名:《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作者: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其实还有位他的研究伙伴:埃尔德·沙菲尔,前者是经济学家,后者是心理学家,两者强强联合,打造出这一本经济学巨作。本书主要强调人们是如何因为这种可以概括为“稀缺”的心态而一步步陷入贫穷和忙碌的。贫穷代表金钱,忙碌代表时间,两者不同但又紧密相连。
如下是本书的主要章节段落,尊重原著,供大家参考:
“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为了在老板面前显示自己没有偷懒,很多人一直在公司保持着非常繁忙的状态,然而结果却不如人意。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生活得非常的精彩,有些人不惜透支自己的积蓄去购买昂贵的奢侈品,拍照留念,然而生活却越发不可持续。为了让孩子不落后于其他人,有些人不惜将孩子所有的时间都填满,却不知道孩子的特长和内心需求在哪里,结果孩子最终反而表现越来越差。
如上案例细细想想他们真的稀缺吗?生活本可以有所富余,但真是因为“稀缺的心态”,他们一步步地走向了一种称之为“管窥”的泥潭,进而不断蚕食本该宽裕的带宽,致使自己变得忙碌、贫穷和挫败。
让带宽变窄的可怕行为
带宽,你可以将之理解为时间、金钱等资源的可控范围。
带宽代表着一种能力,然而很多人并没有看到这一点,他们或为眼前微小的利益,或为大流所驱,随随便便地就浪费了自己的带宽。然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是这种轻易的浪费,带宽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占据,等你真正想用它时,它已所剩无几。譬如当你把一天行程安排满满时,遇到了紧急事务。当你把所有的预算都耗尽时,遇到了可靠的投资机会。当你一直做老好人,持续承担很多本不该你承担的压力,突然有自己的小心愿时,你再想拒绝往往阻力重重(并没有不建议大家做好事)。
我们总觉得不会有什么突发情况,还有明天的时间和下个月的工资,但我们却不知道它们都已经被提前占用,当明天都已承担了压力时,危机就已产生,随时可能因为各种导火索而引爆。我们要善待明天乃至下一个小时的自己,他不是超人,他可以活得更好。而对于很多拖延症患者而言,最后的时刻往往是他们最繁忙,压力最大的时候,这样的生活往往只会越过越糟糕。
从稀缺走向富足
犹太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将每周的最后一天定为安息日,这样就基本确保了时间的余闲,当时间不再稀缺,他们可以自由搭配做很多创造性的事情,或许只是看看书,只是安抚一下心灵,和家人度过温馨的一天,想个不错的点子,可以做的太多,没有任何限制。而善于经商的他们对于财富的把握更是如此,他们很少透支财富,相反他们喜欢借贷给别人,从而收取更多的富余,让财富生出更多的财富。
当然稀缺并不是完全没有益处,稀缺让人产生专注效应。譬如很多人被钱所困时,满脑子都是如何赚钱,对应的点子也会很多。当人们肚子饿时,更容易做出几个像样的好菜。其实拖延症患者和临时抱佛脚也是稀缺的专注效应所致,你想临考试之前,平时不爱学习的那些哥们现在学习得多认真多专注啊!因为他们现在稀缺得紧啊!
那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将稀缺的专注效应用好呢?这里就要看你的眼光是否长远,格局是否够大,自我控制力是否强了。打个比方,譬如将未来的稀缺提前化,就是想现在不学,到期末考试时怎么办?
有了好的方法,我们得有充分的资源去实现它们,这里就是本书作者反复强调的关键,我们要保留一定的余闲。
如何拥有更多的余闲?余闲和带宽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有了余闲就一定安枕无忧了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参与明日的读书会现场分享活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