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名钢琴家郎朗说:没有勤奋就没有一切,至于天才,我将其理解为一种无限的伸展性,也许一个人只要具备一丁点儿天才,就可以扩展成很大。
很多人知道不管你在哪一个行业,都需要有刻意练习的精神,但是更多的人将刻意练习理解为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收获巨大的成就。《刻意练习》这本书在豆瓣评分是8.0分,之所以今天才看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我已经深刻领悟了刻意练习的含义。格拉德威尔在《异类》这本书里,对刻意练习进行过深刻的阐述。强调只要你在某一方面达到一万小时的练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比如比尔盖茨,通过长达10年的计算机知识方面的学习,最后获得机遇一举成为世界首富,然而《刻意练习》强调的练习却与《异类》不同。
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
译者:王正林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年10月
《刻意练习》的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罗伯特·普尔博士认为:天才的人少知又少,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刻意练习达到天才的水准,有目的的刻意练习不等于天真的练习,天真练习是熟能生巧的过程,而有目的的刻意练习才是精益求精的过程,刻意练习可以应用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所有人都以为“杰出”源于“天赋”,“天才”却说:我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想知道什么是通往天才之路的“正确练习”这本书将是你的必读书目。
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AndersEricsson, Phd)“刻意练习”法则研创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他是该领域世界顶级研究者之一。
艾利克森博士曾出版过这一主题的几部学术专著:《从平凡到卓越:前景与局限》《通向卓越之路》《剑桥专业特长与杰出表现指南》等。《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是他于2016年出版的畅销书,首次向大众读者普及“刻意练习”法则,这也是他首次出版的中文书。
罗伯特·普尔博士是著名科学家,技术和医学家有众多作品发表在不同领域的其他顶级刊物上,如《发现》《新科学家》《技术评论》《财富》等。
下面我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书中强调的刻意练习正确方法是明确目标、专注、反馈、走出舒适区。
本书作者艾利克森告诉我们刻意练习的核心观点:长时间工作记忆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而长时间记忆需要我们做到如下几步,有目的的练习、投入更加专注、得到及时反馈、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这里强调的刻意练习与我们平时所作的天真练习截然不同,天真练习是反复的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这种反复,就能提高水平。用写作举例,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提高写作水平日更的重要性,假如你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每天都日更,然而日更的效果好与坏,文章的结构是否符合逻辑都不知道,只是用自己的话一直说呀说不停的说,每天用3个多小时,最后感动的仅仅是你自己,那么日更对你和提高你的写作水平来说就是天真的练习。
《刻意练习》这本书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强调有目的的练习有以下这四个特点1、明确定义特点目标。2、专注。3、反馈。4、走出舒适区。
有目的的练习与天真的练习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及时反馈和走出舒适区。天真的练习也是有目标的,比如你想学习写作,但是对于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自己本身很难发现,这是导致达到一定水平后很难进步的根本原因。
有目的的练习写作首先要确定自己的写作目标,比如说一年时间成为一名签约作者,成为一名签约作者你需要将写作进行细化,众所周知写作中阅读技巧、积累词语、金句是基础。那如何提升阅读技巧就是我们在写作前期需要掌握的,通读关于阅读技巧的书,掌握一些技能应用到自己实际阅读当中,比如速读、略读、重读,写读书笔记。在《如何有有效阅读一本书》里作者介绍了葱鲔火锅式阅读方法,将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目的有三,一牢记书中内容,二让自己的思想遍地开花,最重要的三是通过葱鲔火锅式阅读方法可以积累素材,用于输出,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非常有帮助。也是将我们的目标明确的正确方法,明确一个大目标首要任务是将目标细化,其次要逐个突破,最终实现目标。
很多人不明白专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在《深度工作》这本书里作者卡尔·纽波特告诉我们,深度工作是一种在无干扰状态下全情投入的去做一件事情,而这种专注度是稀缺的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但是却能够可以培养,比如纽波特提出的四种工作哲学方法种的节奏哲学法:培养自己在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且不被打扰的工作方法,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上班族借鉴并效仿的。
成甲《好好学习》这本书里说自己喜欢钻研学习方法,除了通读所有关于学习方法的书以外,他最受用的一点是写反思日记,用成甲老师自己的话说,他现在的成就都归结于他的每日反思日记,成甲老师会在每天早晨的固定时间里写反思日记,进行反思,日积月累,固定时间写反思日记变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不可或缺,成甲老师采用的节奏哲学法,用这种方法培养了自己专注的习惯,当身体适应一种习惯,做这件事情变水到渠成。换话说:稀缺的专注力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去培养的,一旦形成这种专注力,我们就会成为自己小时候羡慕的人。
反馈为何对刻意练习如此有用?在万维钢老师的《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的这篇文章中强调,反馈分为两种1指责你本身不行,这种反馈会带来坏作用。2指对事,不是你不行,而是你做的事情可以通过改进得到更好的提升,有效的反馈是“好的是失败”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及时,一旦不对马上有人给你指出来。2对事不对人。3错误的代价很小。这更像是学习心态中的绿灯思维。要区分“我”和“我的行为观点”。我自己本身很好,我的行为和观点可以改。
《刻意练习》这本书里艾利克森给我们讲述了富兰克林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并成为美国早期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作家的例子。富兰克林刚开始着手写作时先逐字逐句分析,他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文章并加以练习,再将自己写出的文章与他观察的文章作对比,用这种方式提升了他明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意识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是词汇不够丰富,达不到“文思泉涌,信手拈来”的水平,于是他努力克服这已缺点,增加词汇的积累量,用写诗歌的方式增加自己的词汇量,他想到的词汇都应用到他写的诗歌中,直到他可以迅速从记忆中随意调用这些词汇。这就是富兰克林自己给自己的及时反馈,使得自己写作水平达到一步步提升,提升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因为写作的困难而否定自己。
查理·芒格在他的《穷查理宝典》里说,他这辈子膜拜的偶像就是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说的尽量做到,查理·芒格要求自己必须做到。
走出舒适区,很多人明白走出舒适区可以战胜自己,能更好的成为自己,比如说老生常谈的减肥,每一个减肥的人都深谙少吃多运动是减肥的法宝。但是人们通常会想多吃少运动,饿了就想来块巧克力,吃点甜点,薯片等等高热量的食物。《人类简史》赫拉利告诉我们“贪吃基因”是老祖宗遗传下来的,当一个原始人看到一棵树上的成熟果子,一定会吃到走不动为止,因为如果他不这样吃,当大猩猩发现这棵果树,这位原始人一个果子也吃不到,所以说贪吃是人的本性。如何克服这这种本性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目标或者动力,来推动自己,
用平板支撑这个强有力的减肥运动项目来说,看似是人用胳臂肘和脚尖在支撑整个人的身体斜趴着,其实平板支撑真正的核心力量在腹部。换句话说平板支撑考验的是腹部肌肉的力量,而腹部肌肉的力量达不到,做这个动作坚持10秒是很正常的。想达到坚持60分钟的效果,你需要做什么?靠每次增加练习平板支撑的时间可不行,需要我们循序渐进的锻炼自己浑身肌肉。慢慢走出舒适区,比如说今天练习腿部力量,明天练习双臂的力量,后天练习腹部力量,大后天综合练习一下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一点点让身体适应这个过程,慢慢向60分钟靠近,最终达到目标。走出舒适区是要像自己的挑战,挑战程度不能太大,一下子太大了容易让身体受伤,反而阻碍了你的进步。
当你真正能坚持60分钟平板支撑的时候,也是你减肥成功的时候,恐怕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再让你去大口大口吃巧克力,吃甜点薯片,你会很好的拒绝了。只有自己知道锻炼的过程是多么的不容易。
回顾一下正确的练习方法: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有能力将自己的目标细化,逐个突破。
其次:要提高自己的专注度,用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且不被打扰的方法去提升自己的专注力。
第三:得到及时反馈,可以通过高人指点,高人可以是身边的也可以是网络的某一方面的大V。
最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要一下子太难,一点点来,让身体适应习惯。
就像查理芒格说的那样: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
学习的思维和学习的方法很重要,造成迷茫收获不佳的三种情况:接触不久以为全面,掌握不全急于推翻,领悟不够夸夸其谈,学习最重要的是需要耐心地和谦虚地保持大时间周期刻意练习。